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刘孟博/文

陈素贞/摄影

去岁夏,同诸友人一同探古风穴山中,闻寺后沟有景曰“小龙门”,因地僻而游人鲜至,渐次埋没于草莽之中。及至,果见荒草丛生,寻沟内小道前行,杂草及腰间豁然现峭壁对峙,形如门阙,颇有洛邑伊阙之意境,其名得之不虚也。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归程后,阅清任枫所著《风穴志略》卷上 景迹,载曰:“小龙门,由观风亭而北,苍柏夹岸,碧涧曲流,约三里许,溪所经处,突开两峰,石龈碣磍,鬼斧宛然,颇与伊闕相类,山中人呼为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寺后沟,乃季节河。其水发源于风穴寺后紫霄峰、太祖山等山环抱,层峦叠嶂中。据清《风穴续志》卷三 续景迹记载:“紫霄峰,紫霄为寺后主山,上建玉帝祠,俗呼玉皇山。常有云氣缭绕,山后兰蕙丛生,春日,香风远徹幽谷。”另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卷一 山川记载:“玉皇山,与太祖山接,上有玉皇庙,创始无考,道光十九年里民马永福集资重修,并开辟径途,有碑记,州北三十里,采访补”。“太祖山,堪舆家言为州城发脉处,山根关锁谨严,数武而外形势发皇,蜿蜒南行直接州城而止,州北三十里采访补。”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风穴寺后诸峰水流而下,汇之成溪,平日则细流涓涓,亦或潜流地下,至寺中珍珠帘方復出也。每大雨后,则山水爆发,若逸马奔腾溃散,猖獗猛厉之势,沛然莫御。故清季汝之乡贤任枫有言,风穴山中有三泉,“其一出西峡,万山(泦-水+山,同㘲)(山+軍-車+毛,同墺),悬岩噀液,错落如珠,谓之珍珠帘。帘水东流七八十步许,接圣桥其门户也。桥之设以此,每夏秋涨发,黄浪排壑而下,奔涛怒激,雷吼鲸号,凌出桥背数尺,观者目悸心骇矣。”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汝州访古      风穴山中小龙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