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破冰”,可以买房了?2个信号,购房者先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楼市“破冰”,可以买房了?2个信号,购房者先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买房还保值吗?不得不说,这些年,房子要趁早的思想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2008-2014年,在城镇化的推动下,人口红利释放,房地产概念初次萌芽,这个时期买房,人们大多是为了提升居住需求。随着2015-2018年,棚改货币化的助推,楼市普涨格局来临,无论是京沪广、省会或是地市县城,房价可谓“齐头并进”。此时的房子无疑是赚钱的工具,不少炒房客在这个阶段实现了财务自由,有胆量低首付和零首付买房的,就能斩获最大的利润。到了2020年,尤其是4月之后,楼市“玩法”要变了。

要知道,前两个阶段,买房的重点是居住和杠杆,不仅让中国房价迈入“万元时代”,就连居民杠杆也进一步抬升。然而新的阶段,哪怕受到短期事件的影响,楼市遍地冰封,随着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低调许久的市场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尝试着“破冰”而出。据中指院报告,3月百城住宅均价为15195元/平米,环比上涨0.14% 同比上涨2.95%。与此同时,58安居客3月监测显示,购房者信心指数处于上涨趋势, 42.8%受访者认为今年是买房好时机,32.9%认为今年成交量将同比上涨。有了这个前提,可以买房了吗?2个信号,孙宏斌许家印暗示,买房人先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楼市“破冰”,可以买房了?2个信号,购房者先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63家房企开始赔钱,2020年起,楼市收缩的趋势难以避免,“贬值潮”启动了?

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3月29日,167家A股房企和赴港上市内房股发布年报,共合计营业收入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77%,净利润同比下降7.56%。其中,太古地产、恒基地产、九龙仓置业、长实集团等6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公布的是去年的业绩,营收大增,而真正收入囊中的利润却下滑近10%,在房说君看来,可以预见的是,刚需期盼已久的“贬值潮”,可能从去年已经启动。如果考虑到今年前3个月的卖房量大逊于去年同期,也就意味着房企这波抢收现象,要从去年延续到今年。

另外,房地产的行业分化正在加剧,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消息,截至3月23日,已有98家房企宣布破产的公告,有去年超500家破产的前例,今年的倒闭速度明显去年快得多。即便恒大说今年前三月的销量是“史上最好”,又或者15家房企上调销售目标,称“市场正在恢复”,但是,房说君认为,这也并不能改变今年起,房地产将迎来长时间的“收缩”趋势,毕竟,一个长期高周转、高杠杆的行业,吸引太多的投机资金,必然会引起高层的注意,而目前打折卖房,就是楼市“贬值”的开始。

楼市“破冰”,可以买房了?2个信号,购房者先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高层降息链条启动,买房“借钱”是容易了,可“还钱”还有分寸吗?

如果说,降价是对买房人实实在在的好消息,那么近期央行的一系列动作,更有利于降低购房成本。央行3日宣布,决定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并将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至0.35%。这是自2008年来央行对超额准备金利率的首次调整,房说君认为,要知道,由0.72%下调至0.35%,利率等于腰斩了一半以上。换句话说,央行此举的目的,就是引导银行少在它那存那么多钱,而把钱贷出去。事实上,在全球宽松潮的预期下,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变已经有了先兆。

3月底,央行重启逆回购,金额虽然不大,重点是7天逆回购大幅降低20个基点。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超额准备金,还是逆回购,都是对国家“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的呼应,表面上看,确实没有房地产什么事,但货币是流动的,房企和买房人都会“雨露均沾”。因为逆回购利率是1年期MLF的风向标,而MLF利率又是LPR报价的“锚”。这也表明4月的LPR下行已经没有悬念。更何况,在央行出手之前,674家银行提前做出反应,据融360数据,3月41城674家银行分行首套房贷利率为5.48%,环比下降4BP;二套利率为5.78%,环比下降5BP。

楼市“破冰”,可以买房了?2个信号,购房者先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话说回来,贬值潮启动,央妈降息链条启动,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钱向居民和企业发放贷款,在信贷加速宽松下,是可以买房了吗?

房说君认为,面对信贷放水愈演愈烈,三位房产大佬做出了各自的“预警”,相信多少能给购房者一些提示。在近期的业绩会上,孙宏斌说今年融创“拿地要拿对地方、拿对时间,一二线城市的风险在于买地贵,三四线城市的风险在于波动大。”无独有偶,恒大的业绩会,许家印提出的新战略无疑是最大亮点:不仅降负债控规模,还要造车。其中控规模就是要严控土地储备规模,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

房说君认为,这很有意思,在钱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借的时候,一个谨慎扩张,一个降低土储,为什么?虽然说这些话不可全信,但在房说君看来,如今城市在变、环境在变、房价也在变,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风波还要持续多久?如果还按照以往的经验,买房选一二线城市,这固然没错,不过GDP+人口的门槛,注定了这些城市的房子地少价高,在房价短期没有大涨的前提下,置业这些城市必然是徒增成本。此时虽是低息按揭的好时机,可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真的值得每个人点醒。

楼市“破冰”,可以买房了?2个信号,购房者先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在这一点上,房地产不得不提到万科,作为房产龙头老大,万科在市场上屡次高喊要活下去,显然应了那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越是哭穷,日子或越好过。在近期万科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郁亮巧妙地打了一个比喻:这场危机告诉我们,一种疾病在没有特效药与疫苗之前,只有依靠自己的免疫力和健康基础战胜病毒,而“手有余粮心不慌”,正是企业的免疫力之一。从披露的年报上,2019年万科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56.9亿元,年末持有货币资金1661.9亿元。

房说君有话说,可见,对于未来的楼市来说,万科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囤钱”这一招,无疑是帮助购房者“渡过难关”的方式,过去,人们匆匆忙忙买了房子,把家庭毕生的积蓄都投进房市里,不管以后是想置换还是卖出去,难度都会变大,如果房产流动性和变现周期动辄至少5年的话,为何不拿现金来观望?所以,购房者要先掂量一下自己多少斤两,适合借钱,并不一定适合花钱,真正理性的购房者,应该对趋势留有足够清晰的认知,而不是一味抱着稳赚不赔的动机去买房,要记得,房子的终极属性只有居住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