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之後,1歲左右才可以說一些簡單的字詞。可是我們總會發現很多寶爸寶媽在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跟寶寶講話,逗寶寶笑,那麼不會說話的寶寶能聽懂父母說的話嗎?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小張是一位新手寶爸,他很疼愛自己的寶貝兒子,雖然工作很忙但是回家之後總喜歡逗自己的兒子,兒子非常喜歡笑,小張每次看到兒子笑心裡都感覺樂開了花。小張發現,妻子經常跟十個月的兒子說話,妻子邊說邊笑樂在其中,可是在小張看來,妻子對著不會說話的嬰兒喋喋不休有些奇怪。

小張問妻子“你跟他說那麼多話,他能聽懂嗎?”妻子聽了對小張說“當然聽得懂,咱兒子可聰明瞭。”小張聽了半信半疑。有一次小張和兒子在家,小張發現兒子在沙發上尿尿了,剛給兒子把完尿的小張有些不耐煩,可是兒子一副很得意的樣子站在沙發上笑了起來。小張說:“三天尿了兩次沙發了,再尿就真的要揍你了。”

小張本來是自言自語,可是話音剛落小張卻發現兒子的笑容凝固了,甚至有些害怕。小張發現原來不會說話的兒子真的聽得懂大人說話。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事實上寶寶的聰明超乎你的想象,我們經常發現父母吵架時,即使聲音不大寶寶也會哭鬧,事實上寶寶已經從父母講話的語氣和氣氛讀懂父母在吵架,“吃了不會說話虧”的孩子們只能用哭鬧來制止父母。所以千萬不要覺得不會說話的寶寶聽不懂大人說的話了,以後可要注意別再當著寶寶的面吵架了。

寶寶不會說話就代表聽不懂父母的語言嗎?

1. 寶寶在媽媽腹中時,就已經能聽到父母的聲音

事實上寶寶在媽媽腹中時就已經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他們可以聽到父母講話的聲音,父母的話語就像素材一樣積累在寶寶還未發育完全的大腦當中,儘管他們還不能弄懂父母話語的意思,但是他們已經能夠產生一定的反應。有時候寶寶還能夠感知父母的情緒,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媽媽發現在與丈夫吵架時很容易出現胎動的原因。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2. 孩子會感知父母的語氣,觀察父母的動作

人們的語言不僅僅是通過詞語的實質性內容來表達某種內心意思,人們的語言往往是帶有很強烈的情緒的。在寶爸剛出生的這段時間裡,他們可能不能明白父母語言當中的某些詞語具體指代什麼,但是他們會懂得去聽父母的語氣。這也就是為什麼父母和顏悅色地逗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開心地笑。同時孩子也十分懂得觀察父母的表情,有時候父母的表情有些兇孩子就會被嚇哭。

3. 孩子能夠通過學習明白父母的意思

孩子在出生後大腦開始了迅速的發育,在發育的過程中孩子不斷形成各種後天的反射。比如說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吃飯了,起床了,睡覺了。父母反覆地這樣給孩子發出信號,孩子的頭腦中就會形成一種反射,從而知道這些指令的含義。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寶寶不會說話時,孩子的語言中樞還未發育完全,但是儘管如此孩子的大腦在各個時期還是在不斷髮育中,他們會對外界的聲音做出反應,懂得識別父母表情表達的情緒,並且慢慢學習著父母的話語的內在意思。

寶寶多大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的思維能力超乎想象

1. 三個月以前

在孩子出生之前,寶寶已經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十個月,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寶寶不僅從媽媽的身體裡獲得營養,也和媽媽建立起親密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關係,我們常常說“母子連心”,事實上寶寶和媽媽的感情的確在很多時候是相通的。這也就是導致孩子出生後就能和媽媽產生很強的情感上的共鳴,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後就願意同寶寶說話,因為這時寶寶已經能夠從媽媽的表情和語氣中聽懂媽媽的意思。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2. 四個月到八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寶寶已經能夠聽懂父母的一些簡單的指令了,他們甚至可以和父母進行簡單的“交流”,比如有些媽媽發現寶寶如果餓了或者是要換尿不溼了就會發出“嗯嗯”的聲音提示媽媽。

3. 八個月以上

八個月以後孩子就能明白父母說的很多日常語言的意思了,比較聰明的孩子已經會說一些短句子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學習能力是最強的,很多孩子在這個時期已經能夠完成父母比較複雜的指令了。有些孩子會非常積極地用自己僅會的幾個句子跟父母交流。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父母應該多對寶寶做出指令,提示寶寶下面該做的事情,反覆這樣做寶寶的頭腦中可以形成“後天反射”,也就是說對寶寶發出“吃飯”指令,然後帶寶寶吃飯。寶寶漸漸地就會把“吃飯”這個詞彙和後面的行為聯繫起來,學會了語言的含義。

父母有效溝通,助寶寶語言能力發展更好

1. 多跟寶寶說話

有些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寶寶出生沒多久,也沒有語言能力肯定是聽不懂父母說話的,所以他們不會跟孩子交流。但是這時的寶寶已經可以通過父母的語氣分辨一些句子的意思了,就好像我們在學習一種新的外語的時候,我們也會覺得聽不懂句子的意思,但是至少能夠聽得懂說話人是“生氣”“開心”。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所以多跟孩子說話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同時,父母對孩子說話就是不斷地對孩子輸出,這些話會儲存在孩子的頭腦中,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會說話時就會更懂得表達。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2. 多給寶寶獨立說話的機會

孩子剛會說話的時候說不出很長的句子,只會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這時有些父母會比較著急,直接替孩子說出來了。特別是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有時寶寶能夠獨立做出反應,可是有些寶爸寶媽會擔心浪費時間而替孩子做出回應。這些行為都是不利於寶寶學習說話的,學習說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寶寶都是從不流利到逐漸流利的,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寶寶自己練習的機會。

3. 注意規範寶寶的語言

有時我們會發現寶寶說話的語氣用詞都會很像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在寶寶面前講話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讓寶寶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學習。父母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要對他們惡語相加。因此父母的話語會成為寶寶的學習素材,千萬不可錯誤引導寶寶。同時對於寶寶的語言父母要及時糾正,寶寶在兒時學習的語言比較規範,在後期的理解和學習中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也要加強孩子的積累,比如說多給孩子聽故事,多給孩子看一些早教的啟蒙視頻,這都是很好地規範寶寶語言的方法。

寶寶能聽懂父母說話?寶寶這些隱藏的“超能力”,您可能不知

千萬不要再覺得寶寶不會說話就聽不懂父母講話了,語言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能父母會在某一天發現自己的孩子說出了第一句話,但是說話並不是一天學會的,在孩子說話前他們的頭腦中已經儲備了很多素材,這些素材就來自平時父母的對話。

各位寶爸寶媽,大家會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選擇與孩子溝通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娟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