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文具店》:人世間的離合悲歡,都藏在一封封書信裡

又是一年清明至,小雨淅瀝瀝。雨水沖走冬日的汙濁,萬物迴歸清潔明淨,春暖花開,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適合春日的讀物,日本作家小川糸(mì)的作品:《山茶文具店》。文風清新簡潔、質樸純粹,適合在春日的午後,捧一杯熱茶,細細品讀,或者在微涼的黃昏,蓋一張薄毯,靜靜品味。

《山茶文具店》:人世間的離合悲歡,都藏在一封封書信裡

雨宮家是有著悠久歷史傳承的代筆人家族。

雨宮鳩子是雨宮家族第十一代代筆人,由她的外祖母,也是上代代筆人撫養長大。

從小,外祖母對她異常嚴厲,並且不允許她輕易叫她“阿嬤”。

鳩子也冷冰冰地稱呼她為“上代”。

上代開了一間文具店,店門口種了一棵高大的山茶樹,故名“山茶文具店”。

上代及其胞妹去世後,鳩子繼承了這間文具店,也承接了代筆人的工作。

之後接到了各種各樣的代筆工作。

有店家給客戶的問候賀卡、為朋友死去的寵物寫的弔唁信、夫妻知會親友的離婚通知函、給初戀的問候信、拒絕借錢的回絕信、給婆婆的祝壽賀卡、給愛妻的情書、給朋友的絕交信…

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一項項工作的完成,鳩子漸漸認可了這項工作並以此為榮。

也從孤身一人到有了可以結伴出遊的朋友。

有一天,店裡來了一位客人,是上代筆友的兒子。

上代有一位相交多年的筆友,她們一直保持書信往來,直至上代去世。

得知她去世後,筆友讓兒子把上代的書信都送回來給鳩子。

翻開上代的信,鳩子才懂得了外祖母藏在嚴厲外表下的愛和無措。

她終於和外祖母、和過去的自己達成了和解。

《山茶文具店》:人世間的離合悲歡,都藏在一封封書信裡

這個故事最打動我的地方有兩點。

01 追求極致的匠心

書信,就像是寄信人的分身。

鳩子代筆每一封信,都很用心。

她會把自己沉浸在委託人的情感裡,聽TA的故事,體會TA的感情,這需要極強的同理心和共情力。

構思好大致的內容之後,從選筆開始,筆的選擇取決於委託人的心境以及想表達的感情,再搭配合適的字體和墨水,墨水的濃淡、顏色都要細細斟酌。

信紙的選擇也很重要,要考慮質地、顏色、尺寸以及與筆、墨的適合度。

筆、墨、紙選擇好之後,開始寫信,內容要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既要準確表達委託人的意思,也要考慮收信人的感受。

寫信過程中,要注意措辭。比如弔唁信,不能寫“此外”、“又及”等詞開頭的附言;寫數字要統一用阿拉伯數字。

寫好信後,信封的質地、顏色、尺寸都要結合委託人的氣質、身份以及信的內容挑選,郵票的搭配也很重要。

鳩子在為那對夫妻寫離婚通知信時,特地找了十五年前推出的郵票,剛好是夫妻倆結婚的那一年,象徵著某種意義。

把信裝進信封后,用封蠟封口、蓋上印章,每一步都要反覆揣度。

最後稱一下信件的重量,確定沒有超過郵資限定的重量,方才寄出。

只是寫一封信,從提筆到寄出,每一個細節都要反覆琢磨,細微之處見真章,這種匠人精神讓人敬佩。很喜歡看鳩子寫信的過程,這一刻,她不是代筆人,她是藝術家。

《山茶文具店》:人世間的離合悲歡,都藏在一封封書信裡

02 愛,需要表達

鳩子一直以為外祖母不愛她。

從小,外祖母對她非常嚴格。

她一歲半就開始背誦五十音圖,三歲半就會寫平假名,四歲半能寫所有的片假名,六歲開始練習毛筆字。

她的童年、少年時期都在無休止地練字中度過。

楷書、行書、草書…不同字體的筆順各不相同,永遠也學不完。

除此之外,從吃飯到說話,她的日常行為,都被嚴格管教。

壓抑了十幾年之後,她開始叛逆。

外祖母不允許她做什麼,她偏要做。

從設計學院畢業後,她出國遊蕩,直到外祖母過世,祖孫倆的隔閡也沒有消除。

有一天,外祖母筆友的兒子送來了外祖母生前寫的所有信件。

信裡到處都是她的身影,字裡行間都是對外孫女的愛。

她才明白外祖母愛她,只是不擅表達。

鳩子給外祖母寫了一封信,與她達成了和解。

但是外祖母再也看不到了,她是帶著遺憾和悔恨離開的。

《山茶文具店》:人世間的離合悲歡,都藏在一封封書信裡

東方人的感情比較內斂。

許多家長以為,嚴格管教是為孩子著想,孩子總有一天能夠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所以從不解釋,也羞於表達愛,可是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很多孩子為人父母后方才理解當年父母的初衷。可是,過去幾十年的誤解能在一夕之間消散嗎?

有朋友說,從小父母對自己就非常嚴厲,長大之後,雖然理智上明白父母很愛自己,但從感性的角度說,真的感受不到,所以面對父母,總有一絲彆扭。

愛,需要表達,沒有被認真表達出來的愛,可能會被誤解,變成傷害對方的利器。

《山茶文具店》:人世間的離合悲歡,都藏在一封封書信裡

公子的話

《山茶文具店》為我重新定義了“代筆人”。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的“代筆人”,都是代人寫家書,只要按照委託人的意思把內容寫好就完成了。而鳩子和她的外祖母,卻是把代筆作為認真對待的事業,從接受委託到寄出信件,每一步都反覆考慮,一絲不苟,追求極致,這種匠人精神讓人欽佩。

在這個車、馬、郵件都很快的5G時代,已經鮮少有人提筆寫信了,大家更偏愛電話和視頻的方便快捷,而含蓄的書信,正在離我們遠去。

回想中學時代,每次和朋友鬧彆扭,先低頭那個人會寫一封信夾在另一個人的書裡,另一個人看到後再回信,如此來來往往,直到兩人和解。

大學時,每次去旅行,都會給自己和朋友寄一張當地的明信片。

工作後,大家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各自忙著各自的人生…漸漸地聯繫少了,見面更少了,只逢年過節發發微信祝福。

讀完這個故事,我重拾了提筆寫信、寫明信片的熱情。

這個故事並不新奇,但文字乾淨、情感細膩,平淡瑣碎的生活中夾雜著絲絲甘甜,也伴隨著些微苦澀。

人世間的離合悲歡,就藏在這一封封書信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