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敏:分業監管的不適應性是金融科技監管的難題之一

“初始階段的放任導致監管後期的困難、分業監管的不適應性以及金融科技監管人才的匱乏是當前金融科技監管的三大難題。”8月24日,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副校長顧曉敏在由分佈科技舉辦的“第118期中歐陸家嘴金融家沙龍”上指出了目前金融科技監管所面臨的問題所在。

隨著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金融業正大步邁入Fin-Tech和智慧金融時代,然而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接踵而至。顧曉敏通過分析其他國家的發展及監管舉措表示,沙盒監管、專業化監管服務、鼓勵行業自律先行先試,成立諮詢協調機構活研發單位,及時調整和完善金融科技監管等經驗都值得被參考。

在她看來,金融科技基於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基礎,對於監管而言,無法套用傳統模式,尤其對底層資產的監管,技術要求更高。因此,排名前五的國際金融中心在推進金融科技發展的伊始就積極推進監管機制的形成,有的是要求金融科技應用創新技術進行自身合規檢查和提供有助於監管機構檢測的監管科技;有的明確網絡借貸監管為重點,實時監測其發展動態和潛在流動性風險;政府重視促進監管科技的投入等。

顧曉敏:分業監管的不適應性是金融科技監管的難題之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顧曉敏指出,部份國家聯合企業、行業協會培養金融科技從業人員及監管人才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我國金融科技的產業已經走向世界前列,但理論研究仍然滯後,在發展的初期就要強調監管體制的建立和投入,從一開始就要想好怎麼監管。其次在消費者利益的保護上也要格外注意。如果權益無法保障就難以為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