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屬性跟商品用戶粘性不可分割的關係!

品牌,是很多商品都堅定守護的護城河,甚至有專門用商標碰瓷的碰瓷公司存在。前段時間騰訊的南山必勝客在王者榮耀這個品牌的署名上跟一家酒廠爭得面紅耳赤,最後還不幸翻車。可見品牌名字的獨家權對這家公司的重要性。

而品牌中最重要的其實是文化屬性。通過不斷的在顧客腦中植入文化不斷強化顧客對這種商品先入為主的認知。

比方說手機,當年蘋果的果粉甚至有為了蘋果手機賣腎的。可見文化粘性對一個品牌銷量擁有多麼重要的護城河效應。

文化屬性跟商品用戶粘性不可分割的關係!

​ 甚至很多商品直接就跟廠家的名字捆綁給用戶洗了腦。在用戶眼中,提到社交聊天就是騰訊,提到彈幕視頻就是AB站(很多人不認識NICONICO),提到洋快餐就是肯德基麥當勞。這種直接把公司名跟商品進行強綁定的思維慣性就是品牌中文化屬性的可怕之處。

近期,羅永浩進了抖音做帶貨直播。很多人已經先入為主的把他跟錘子手機捆綁了,而錘子手機暴露的各種問題也連帶著植入到羅永浩粉絲的腦海中。那麼羅永浩所帶貨的手機牌子會不會也因為粉絲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而銷量不佳呢?咱們拭目以待!

文化屬性跟商品用戶粘性不可分割的關係!

另外,文化屬性對商品有附加的BUFF,很多國際品牌球鞋比如耐克阿迪什麼的大多都是找中國義烏的代工廠,跟很多國產野牌子質量上沒區別。但由於其附加的文化屬性讓消費者天然的覺得這就是高檔的有逼格的,從而忽略了其質量和實用性,人們花錢買的是逼格而不是實用。因此如何打造品牌的文化屬性是未來所有實體品牌必須面對的共同課題!

文化屬性跟商品用戶粘性不可分割的關係!

另外就是文化屬性外的習慣爭奪,其實商品之所以能具有文化屬性還有一個就是對消費者使用習慣的爭奪。因此文化屬性的附加值其實就是對用戶習慣的鞏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