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杯酒夺兵权”的将领们结果如何?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烛影斧声”等词都是从宋太祖赵匡胤生平事迹总结而来的,赵匡胤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他要自己掌握“枪杆子”,所以有了“杯酒释兵权”(发生在963年),此事实在有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意味,不如说是“杯酒夺兵权”。同朱元璋相比赵匡胤足够仁慈了——没有砍掉将领的脑袋,但之一的是,这些人会一直生活在压力之下。那么,那些被赵匡胤收取兵权的将领最后的结果都怎么样呢?

被“杯酒夺兵权”的将领们结果如何?

赵匡胤

根据《宋史》记载,在北宋初年被赵匡胤收回兵权的官员有: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等(非穷尽列举,本文以以上十人为例)。

被“杯酒夺兵权”的将领们结果如何?

杯酒释兵权

这是一次和平的军权交接,这些将领属于能够对皇帝的意思体会得细致入微的人,他们在赵匡胤谈话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请求告老还乡。这次被收回兵权的是中央官员,其实历史上还有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开宝二年(969年),这次被收回兵权的是地方实力派节度使。这两批将领的生平情况如下表所示:

被“杯酒夺兵权”的将领们结果如何?

从以上11位在两次“杯酒释兵权”中被夺去兵权的将领的平均寿命是50.5岁,其中石守信、高怀德寿命最短;王彦超、郭从义享年最久。

被“杯酒夺兵权”的将领们结果如何?

《宋史》书影

按照《宋史》的史料来看无一人是非正常死亡,可见赵匡胤的策略并非赶尽杀绝这些曾经的功臣,与朱元璋有着本质区别。赵匡胤仅仅是取缔他们的兵权,此外并没有伤害这些将领的意思,如果是赶尽杀绝也绝不会“杯酒释兵权”而是“毒酒杀功臣”了。

在取缔他们兵权之后,赵匡胤对这些功臣的待遇更上一层,以上十一人皆被加官进爵——至少职位品级在往上走。其中还有更亲密的关系:联姻。

被“杯酒夺兵权”的将领们结果如何?

石守信

以石守信和张令铎为例。石守信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他们的关系应当与普通臣子不同,但是在963年“杯酒释兵权”时,石守信也赫然在列。在被夺去兵权九年后的972年,守信的儿子石保吉娶宋太祖第二女延庆公主,两家成为亲家。

若说与石守信联姻是愈合有了裂缝的兄弟情义的话,与张令铎联姻就一定是对于臣子的恩泽了。张令铎本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军职,杯酒释兵权之后,出任镇宁军节度使。赵匡胤为为其弟秦王赵廷美娶了张令铎第三女,张令铎也成为宋太祖亲家。

被“杯酒夺兵权”的将领们结果如何?

杯酒释兵权

可以说以上十一人被夺去兵权的人中,从未出现“赶尽杀绝”;即便当初对赵匡胤政策有所抗拒的武行德、郭从义等人,也未出现“秋后算账”。赵匡胤算得上是个仁慈的皇帝。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