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云”互动 解读都江堰


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市都会迎来从公元978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活动,以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放水节虽不能广邀天下人相聚都江堰共享放水盛宴,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播“云放水”形式与都江堰相聚“云端”,共享放水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我们现在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和巴蜀文化专家赵文侨一起解读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前世今生……”在“云”放水网络直播现场,有百万粉丝的网红主播刘羊漾一开场就直奔主题,将大家带入“放水节”现场,一场史无前例的放水节在杨柳清风中徐徐拉开,触手可及。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据悉,此次活动首次启用H5“云”放水模式,全球网友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并参与这场放水盛典。从鱼嘴沿着金刚堤前行,途径飞沙堰、宝瓶口,走过晃晃悠悠的小索桥,进入离堆公园,巍峨的伏龙观高耸入云,堰功道上12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依然挺拔屹立,十年如一日地目睹着都江堰的变迁,4根卧铁复制品在岷江水的冲刷下,涤荡出历史的记忆……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一路上,赵文侨搭档刘羊漾,与全球网友一同探讨都江堰水利工程及放水节的历史渊源,李冰父子建堰始末,回顾往年祭祀仪式、放生祈福、打水头等多项传统民俗环节,解读放水令、砍杩槎、放水等文化内涵,全球网友在感悟都江堰放水节深刻历史底蕴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到“三遗”之城都江堰如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通道,以及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相关进程。活动中,千名网友通过“云”互动抽取了都江堰景区免门票大礼。此外,古琴、茶艺、舞蹈等传统文化展演也给全球网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一直听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场面盛大,今年虽然不能亲眼目睹盛况,但有‘云’放水模式也是让人耳目一新,一边听专家解读都江堰,一边游览都江堰美景,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来自崇州的游客吴婷一边看直播,一边高兴地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在赵文侨心里,清明放水节意义非凡,他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已传承千年,在古代是一种对治水先贤李冰等的祭祀活动,表达着人民的感恩之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活动期间也是人们交易的重要时节,也就有了清明节期间的‘春台会’。今年因疫情原因采取‘云’放水形式,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既向抗击疫情的各界人士表达着最衷心的感激之情,也是让人们在这万物复苏之际,迎接美好,展望未来。”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免费游 促旅游发展


为抢占旅游“疫后”发展先机,全面恢复都江堰市旅游市场和城市活力,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充分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创新推出了“你消费,我免费,这个四月青城山—都江堰任你游”“大爱无疆,感恩永恒,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为四川援鄂医疗队员终身免票”等多项活动。记者看到,景区内游客均有序观光游览,来自新疆的游客王全红正在给家人拍照留影,她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都江堰,正好遇到免费游的活动,觉得很开心。都江堰水利工程十分宏伟,看着滔滔不绝的岷江水就这样从脚下东流而去、润泽千里,心里感到很震撼。”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除了免费游活动,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还联动市内景区景点、酒店、餐饮等涉旅行业,多维发力推进都江堰市旅游业快速复工复产,多措并举地提振消费信心。据了解,清明小长假前两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在“云”放水直播现场,极具地方特色的2020都江堰线上春台会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各类农副产品、花卉苗木、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上千款产品在线销售,通过本土各大电商平台矩阵联合,为消费者赢得产品打折、抢购、秒杀等各种优惠。广大网友在感受“云端放水”的同时,也能同步相约都江堰线上春台会,享受“云端购物”的乐趣。


数万网友相聚“云端”,共享都江堰千年放水文化盛宴!

转自:每日都江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