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题记:

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的不同,往年的清明节不是4月5日就是4月6日,然而今年偏偏是4月4日,这是极为特殊的清明节,也是极为忧伤的清明节:往年的清明节是各族各家各自缅怀先人,而今年却是全国降半旗集体默哀逝去的生命,听着呜呜声,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忍不住潸然泪下,深深哀悼英魂,哀悼每一个逝去的同胞。

如果不是因为今年受到冠状病毒疫情的困扰,也许我们会以另外一种心情和心境度过这个清明节,在此,请允许我用往年的情绪书写往年的清明节,因为我们不能永远地沉浸在悲痛中,我们还更要活在对美好的期待中,我希望往年的清明扫墓能让您感受到一丝丝温暖的情谊,心口不会那么地疼,以下便是我于昨日清明节写的《清明》。

每逢清明时节,几乎每个有点文化的人都能张口就来杜牧的《清明》诗句,诗歌琅琅上口,押韵简洁,通俗易懂,区区28个字,就把作者那种孤苦寂寞伤感的思亲之情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直到他将满腔的愁苦溶解在一壶米酒里,酿成各种复杂的情绪一饮而尽。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唐朝的杜牧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写下这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不禁让人感慨他的预见之明,他像洞察了清明节的天气似的,正如他所言,今天,又是一年清明时,基调是灰蒙蒙的天,淅淅沥沥地下着毛毛细雨,凄凉而又阴冷,但路上的行人并不见得“欲断魂”,反而是兴致高涨地结对哼歌而行。

清明扫墓的日子,对于大人来说,是族人肃穆的祭祀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有趣的游乐活动,对于很久没有出门的人来说,是愉悦的踏青活动,不管什么人带着怎样的心情,它始终是一次家庭大聚会,也是缅怀古人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一次活动,更是后人了解先人及自己历史的一次学习。

由此,我们的心情已经不再是杜牧的失魂落魄,反而更多的是平静而悠然。仿佛那些发生在昨天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很近,又似乎离我们很远,它充满着神秘色彩,又和我们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温馨的故事,更多的是口口相传的家教。


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1清明节扫墓,是家族祭祀祖先的活动,也是展现民俗手工美食的活动。

清明节是一项祭祀祖先的活动,祭祀少不了美食的制作,作为稻作文化的壮族,更是少不了各种美食供品:五色糯米饭、米发糕、卷筒粉,鸡鸭鱼肉,自酿米酒……当天凌晨5点,妇女们便早早起来烧火并准备各种糕点小吃,做好之后又分类打包并装在竹编制的箩筐里,等待着扫墓的人担挑。

早上大概8点左右,壮汉们便挑着扁担,领着侄辈们,晃悠悠地从家里出发,有的地方路途遥远,一路上大家就轮流挑着。我们这个小地方,男人和孩子成了扫墓的主力军,妇人很少跟着来,她们永远是家里最贴心的后勤人员,负责各种繁杂事物后,然后精心准备热气腾腾的晚餐,等着犒劳在外奔波一整天的扫墓人归来。

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扫墓,我们一般要兵分两路或三路,青壮年去高远的地方,而那些低矮的临近的地方,有时是老人或女人去,孩子们都不喜欢临近的地方,他们觉得与村寨太近,没有多大乐趣,去就去高远的地方,还能见识更大的世面,挑战各种困难,比如雨天山高路滑,比如体力耐劳和毅力等等,一路下来,即使身体很疲惫,却心里仍是满满的成就感。

孩子们并不是空手而去,每个人都要带个小工具:比如大点的孩子扛锄头、铲子、镰刀等,而小点的孩子身上背着军用水壶,里面装着满满的一壶水,只要孩子愿意,大人们都乐意给他们去,前辈要带领后辈学着认路,毕竟一年仅一次,不但机会少,而且山林茂密很容易迷失方向。

我们就曾经有过被迷路的时候,当时父辈们去了更远的地方,因为不同方向,便由年长十岁的堂哥带路,结果他也懵懵懂懂,我们小点的都是跟着他走,最后误入杂草丛生的地方,找不出路来,后来好不容易找得出路了,却认错了坟头,山林里,只见密密匝匝的杂草,不见坟墓的头,有的甚至没有立碑,就更认不出来了。当我们修缮好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人家来了,一番尴尬、哭笑不得之后,又兜圈几次,辨别了好久,才找到了自家先人的坟墓。

于是又分工合作,有的用镰刀砍草,有的用锄头修整,有的用铲子画个圆形,挖一块带有绿草皮的土块放在坟头上,然后插上一根又细又长的树杈条,棒上纸花带,等到一切就绪,就把箩筐里的食物一一摆出来,摆好方位,倒上米酒,“招呼”先人入席,再烧一柱香,放一串鞭炮,然后接着轮到我们狼吞虎咽,在山林里吃的食物,比任何时候都香,更有味道。

一垺黄土,是先人的归宿,却更是后人世世代代的牵挂,只有来到坟墓前,在修缮坟墓的时候,我们才会变得格外严肃认真。也许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地下的先人在看着他的后人的言行,也许是一种鞭挞,一种激励,一种告诫。

清明节扫墓, 它通过美食的形式,和先人的一次"大聚餐",其实那是亲情在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交流,它让人的思念得到释放,它让人的情感有了归宿,它也让人有种头上有神明的感触,多了一种敬畏之心。

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2清明节扫墓,不仅是一次美食祭祀活动,更是一次有意义的踏青活动。

我们这一生,如果说第一次“远离”家门踏青的机会,那就是清明节扫墓期间,这是我们认知大自然最好的时期,也是我们最值得怀念的一天,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玩,即使累得两腿发抖,丝毫兴趣不减。

我对扫墓,最喜欢去离村庄更远,离森林更近的地方,因为那样才会有真正旅游的意境和心境。爷爷的坟墓,葬得最远,是我们那里最高的山,名曰“道军山”,也是经历最多波折才能到达的地方,我们往往会能到达那里感到自豪。

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爬山坡,是一次难忘的受苦的体力活动,但即使很苦,很累,我们依然喜欢爬山坡。山里没有水泥阶段,全部是山路,往前一望,高高的山坡望不到山顶,一路上手要紧紧揣着草根,一脚一脚攀着爬,每爬几步路,就气喘嘘嘘,小屁孩儿爬不动了,坐在石头上两眼泪汪汪,口口声声说“下一次清明节,我不来了”,谁知道去年说好不来的人,等到来年的清明节又偏偏是第一个兴冲冲地报名去了,每走一趟山路,每爬一次陡坡,人就长高一点,断断续续喊了几次,终于不再听见闹着不来的声音了。

如果说爬山坡,是一次难忘的身体受苦活动,那么欣赏风景则是一种美好的心里享受。特别是靠近古寺庙或一些风景迤逦的地方,能听着山泉叮咚作响,看着葱葱郁郁的松树林,各种酸梅、枇杷果,沉甸甸地挂着枝头,摘一个青皮酸梅果放入口,酸酸脆脆的,咬了两口,闭着眼睛憋着气才把它咽下去。

山顶上,是欣赏风景的地方,左边是正努力长高的竹林,右边是正在挂花的黄皮果树,黄白的花,绿的叶,格外相称,山间不时传来鸟儿咕咕叫声,我深深地呼吸着,这样清新并参杂野花松叶的空气真让人回味惦记啊,森林的美,在于竹林修长的身形和婀娜的体态,在于松林雄壮的体格和枝杈的优雅,更在于林中肆意欢唱的歌者,有嘶嘶音,有咕咕鸣,还有啾啾嗓,它们在引吭高歌,它们是山林里最出色的歌者,只有置身于大自然里,才有机会能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

此时的山林里,闹得很静,也很净,没有杂音,连三岁的小侄儿,都在竖着耳朵在倾听这天籁之音,他骑在堂哥的脖子上,静静地听着,然后用幼稚的声音脆脆地问堂哥:“爸爸,那是什么的声音?”堂哥说“哦,那是大自然在唱歌!”

先吃得苦,才会得到享受,这就是扫墓途中的一种精神收获,我们要想达到某种目的,就要不断地攀登,不断地付出,那些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可能不劳而获的。

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3清明节扫墓,看似是祭祀先人怀古,实际上更是对自己历史的“寻根问底”。

扫墓,不仅是祭祀先人,更是后人追溯自己的历史的一种方式,这一天,一路上,大人会回忆先人的故事,口口相传给小一辈,由此,先辈的故事也得到了代代相传。

从我第一次参与扫墓起,我的前辈就开始陆陆续续地讲述坟墓里的人物和故事。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爷爷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文人对家族三代的影响,之前听到有人说“一个女人影响三代人”,而其实上,一个男人也可以影响三代人:就比如我的爷爷,当年村里的一名老师,因为爱读书的习惯影响了他的三个儿子,而他的三个儿子,一样也影响了他们的子女爱读书,即使家里最穷的时候,依然都有“豪华”的书架摆满了各种书。

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扫墓,是祭祀先人,也是教育后人的一种方式,即使没有著书立传,但口口相传一样也是有意义的。每个家族里都有自己的家谱,每个家谱的名字里都暗含着它的家规:比如父辈的智、礼、信,而我们这一代人的慧、海、峰,简单的几个字凸显出不断完善的家训和前辈对后辈的满怀期待和祝福。

“满载而去”,“满载而归”,是对清明扫墓的深切感触。每去一趟山回来,箩筐里的重量都是差不多。去的时候,手工美食减少了,回来的时候,天然美食又多了,比如春笋、蕨类、野菜、野果,箩筐里装的,口袋里装的,还有草帽里的装的,除了能吃的食粮,更多的还有精神食粮。这去一趟山里,懂得了自己的历史,懂得了努力和付出,懂得了家规教育。

当我的父辈们爬不动高山的时候,我也从父辈那里接手口口相传的言语来给小辈们讲述关于更多的壮族先人的故事和文化,我们是农耕稻作文化民族,田称呼“那”,我们壮族人有丰富的民俗和文化。

比如壮族人的祖先是布洛陀,回家音念“马栏”,米饭称呼“耗”,青年男性叫“笛”,我叫“古”,比如彝族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的作词家古笛,就是壮家男子,“古笛”这个名字不是他本名,他的本名叫施学贵,古笛的壮音汉译是“我是男子”之意,而他本身是搞音乐的,用古笛本身也是一种乐器的名称。

比如青蛙是壮民的图腾物,宁明的华山壁画,人物,动物和器皿,用一种矿物质做成的“墨水”赤铁矿粉并参入动物胶,不褪色,我们还有铜鼓,绣球,壮锦,石刻、书法。壮族人的文化是个瑰宝的物品。

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谱,那就是自己的根,我们在清明节扫墓,实际上是在“寻根问底”,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身为它的一份子,最起码要了解自己的历史,“我是谁?”比如我,永远记得,我是壮家的女儿,我是炎黄子孙。

这就是我往年的清明节记忆,轻松明快畅怀长见识,然而一场疫情,却夺走了很多无辜的生命,让全国人民不得不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深深哀悼逝去的同胞,深深祈祷活着的人们勇敢活下去。春天已经来了,万物正在复苏,我们坚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杜牧《清明》:28个字写尽古人思愁绪,仍道不完今人的祭祀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