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選相的故事,暗含許多信息,智慧而且有趣

魏文侯尊重第一類人才——文化大師,愛才之舉引來了更多的才子。他的第二類人才——謀臣策士就彙集了大名鼎鼎的魏成、翟璜、西門豹、田文、任座等人。人才多了,如何選拔任用很顯智慧。魏文侯選相的故事就堪稱是選拔人才的教科書,相當經典,也相當有趣。請聽故事。

魏文侯準備選國相,他鄭重其事地把李克喊來,問他翟璜和魏成誰更合適。李克推辭不過,也沒有直接推薦誰,而是提出五個選相的標準:第一,平時結交的是哪些人;第二,有了錢如何使用;第三,有權力的時候推薦怎樣的人才;第四,貧賤的時候是不是自律;第五,窮苦的時候是否有所不取。

魏文侯聽後說:“嗯,你的意思我懂了,我的國相人選已定。”談話到此為止,兩個人打了個啞謎,窗戶紙都沒有捅破,但彼此心知肚明。

討論完之後,李克從魏文侯那裡出來,沒想到,有個人早就等在門外等候,誰呀?翟璜。翟璜一看李克出來了,那是迫不及待呀,劈頭就問:“請問國相要給誰當啊?”李克回答:“魏成。”翟璜一聽很是不爽,他說:“李克你這個人有點不夠意思哈,別忘了,你可是我推薦給君主的,你幹嘛推薦魏成啊?除了推薦你,吳起做河西太守,西門豹治理鄴城,樂羊領兵攻打中山,屈侯鮒(fù)給世子做老師,這些重要的人物全都是我推薦的,結果怎麼樣?河西地區穩如泰山,樂羊滅了中山國,世子也是越來越成熟,你看看我的功勞,怎麼就不能做國相呢?”李克說:“不錯,我是由你推薦的,但你推薦我是為了拉幫結派嗎?剛才,我沒有推薦魏成,但我提出了選相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應該是魏成。”翟璜一聽還是不服氣:“那你說說看,我比魏成差在哪裡?”李克說:“魏成的俸祿,百分之九十用於結交賢才,自己只用一成,因此才結交了大師級的人物,他推薦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文侯以他們為老師;您推薦的人才,文侯全部當作手下。您說哪個更適合當國相呢?”翟璜一聽有理,趕緊道歉:“翟璜粗俗,從此願意當您的弟子。”

魏文侯選相的故事,暗含許多信息,智慧而且有趣

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其實隱藏了許多信息:第一,魏文侯選相真的拿不定主意嗎?第二,為什麼要問李克的意見?第三,翟璜怎麼知道選相徵求了李克的意見?

其實,國相的候選人有三個:魏成、翟璜和李克,都很厲害。魏文侯最想用誰呢?魏成。為什麼?原因李克都解釋清楚了,魏成更以國事為重,更加尊重人才,更加高瞻遠矚,這樣的人顯然更適合當國相。魏成是自己的弟弟,翟璜是自己的重臣,魏文侯怎麼會不瞭解他們的為人?怎麼會不知道哪個更合適當國相?但是,讓魏成當國相有兩個障礙:其一,魏成是自己的弟弟,讓弟弟當國相容易讓人誤會。其二,翟璜很有才華,貢獻也很大。貢獻前面講過了,關於翟璜的才華,插播一段廣告:

話說魏文侯派大將樂羊攻打戰國第八雄中山國,最終徹底消滅了中山國。在慶功宴上,樂羊看到了許多彈劾他的奏摺,於是拜倒在地:“攻滅中山是您的功勞!”魏文侯估計也喝了點酒,有點得意,就問大家:“大家覺得我這個君主怎麼樣啊?”群臣們交口稱讚,都說魏文侯是仁君。不料,謀臣任座卻唱了反調,他說:“攻滅中山國,你不封給弟弟,而是給了兒子,這種做法不算仁君。”魏文侯馬上就變臉了,任座一看不對勁兒找了個機會出去了。魏文侯又轉頭問翟璜:“你說我算不算仁君?”按一下暫停鍵哈。我們看,這個時候,翟璜回答問題是很有風險的。如果說魏文侯不是仁君,魏文侯可能就不是變臉的問題了。如果說是仁君,一方面魏文侯不糊塗,有拍馬屁不誠實的嫌疑;另一方面,會得罪同事任座。那怎麼辦呢?

翟璜說:“您是仁君。”文侯的臉色好看了許多,繼續問:“為什麼呢?”翟璜說:“我聽說君仁則臣直,剛才任座敢於對您直言不諱,這就說明您是仁君。”

大家看看,翟璜的話多有技巧!其一,給足了文候面子;其二,肯定了任座的直言;其三,暗含了自己的意見:言者無罪,您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啊。魏文侯一聽就懂了,趕緊請任座回來,並親自下堂迎接,把任座奉為上賓。

廣告結束,馬上回來。可見,魏文侯選相不是沒有主見,而是遇到了困難。怎麼辦呢?他請來了李克,而且大張旗鼓地請來了李克,不然,翟璜不會那麼快就知道這種重大機密。魏文侯顯然知道李克的眼光,知道他會推薦誰。然後,讓他去說服翟璜,順便開一個記者招待會,把準備用魏成為相的理由昭示天下,記入史冊。退一萬步講,如果李克不是推薦魏成呢?大不了再把自己的意見挑明,結果是一樣的,只是沒有那麼完美而已。

再說為什麼要問李克。李克絕對有眼光、有才能,文候選相問他,用吳起也問他,還讓他作中山相,輔佐太子。但當時,他的名氣、威望和貢獻與翟璜相比都差了一點,而且翟璜勢在必得,顯然當時也有翟璜要當相國的輿論導向。所以,翟璜是第二選項,李克只能排到第三,或者說,李克事實上已經出局了。下面注意聽,神一樣的思考出現了:這位能臣會不會感到失落?好吧,我不讓你當國相,但是我發佈頭條新聞,大張旗鼓地喊你來討論誰能當國相,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最信任你的眼光,甚至讓你覺得國相就是你的意見決定的!這種感覺比自己當上國相的感覺都爽!絕!真是絕了!我的分析也是絕了!開個玩笑。

可見,魏文侯選相體現了他對待謀臣策士相當有智慧。那麼,對待沙場武將又會怎樣呢?加關注,不迷路,下次我們講一個驚悚的故事——“樂羊食子”。


魏文侯選相的故事,暗含許多信息,智慧而且有趣

魏文侯不失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