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處境,為何劉邦能勝項羽,劉備卻勝不了曹操?只因一字之差

近幾日在看《三國演義》,我很少看這本書,因為喜歡的人總在對立面,比如我喜歡趙雲,也喜歡曹操,唯獨不喜歡劉備。所以看了相關的影視,卻很少看原著。

近幾日看了原著,卻有疑問,縱觀劉備、劉邦的出身、為人處世和身邊的能者,二人可以說處境十分相似,那麼為何劉邦能勝項羽,劉備卻勝不了曹操?只因一字之差。

相似處境,為何劉邦能勝項羽,劉備卻勝不了曹操?只因一字之差

出身和少時處境

劉邦出身農家,初始只任沛縣泗水亭長,芝麻綠豆的小官,後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山中,在陳勝起事後不久,才率領三千弟子其一,攻佔沛縣等,人稱沛公。關於劉邦的解析,《解碼劉邦》一書中講解的比較透徹。

《三國演義》中,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也曾參加鎮壓黃巾賊的活動,但因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中屢戰屢敗,所以先後依附於別人。

相似處境,為何劉邦能勝項羽,劉備卻勝不了曹操?只因一字之差

論出身,劉備比劉邦好些,起碼出身皇族,起事名正言順。但是論處境,二人半斤八兩,和當世的其他勢力相比,都是比較弱勢的一方。但是二人都是知人善用的人才,身邊圍繞著不少能人異士。

像劉邦身邊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還有陳平、曹參、蕭何、樊噲、周勃、冠英、韓信等;而劉備身邊有五虎將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關羽,還有智謀過人的諸葛亮,還有魏延、關興、姜維等能人。關於能人異士方便,二人算是平分秋色。

那麼同樣以弱敵強,身邊能者無數,為何劉邦能勝,劉備卻一敗塗地?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他們最大的敵人。

相似處境,為何劉邦能勝項羽,劉備卻勝不了曹操?只因一字之差

劉邦最大的敵人是項羽,他們的分析在《劉邦與項羽》一書中講解的比較透徹。項羽當時的勢力要比劉邦大的多,身邊能人異士也不少,最重要的是項羽本身有能力。不僅出身正統,是出國名將項燕之孫,還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他勇猛好武,是一個厲害的將領。同時他也是一個英雄,李晚芳晚年曾評價他“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劉備最大的敵人是曹操。曹操和項羽相比,要弱一些,因他是挾天子而令諸侯,名不正言不順,雖然實力強大,但多年未有統一天下也多是這個原因。

相似處境,為何劉邦能勝項羽,劉備卻勝不了曹操?只因一字之差

那麼,為何劉邦能勝如此英勇的項羽,劉備卻不能勝有小人壞人之稱的曹操呢?因為曹操不是小人,同時他也不是英雄,他是一個梟雄,所以他不僅傲嬌自己的實力,同時也小心謹慎周旋在各派勢力之間。而項羽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不恥以弱凌強,也剛愎自用,所以一敗塗地。

所以說,劉邦能勝項羽,劉備卻勝不了曹操,只因一字之差。項羽是英雄而曹操是梟雄,是英和梟這一字之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