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身"為何: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難道真是"官迷"?

在春秋戰國之時,中國正處於社會巨大動盪的時期,俗話說"國家不幸,詩家幸",各種思想的爭相出爐又何嘗不是如此。

為解決該時期所浮現的問題,先後湧現出了以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韓非子等為代表的諸多學派,他們為宣揚自家的觀點立場著書立說,與其他學派相互論戰,由此掀起了一場長達三百年的大辯論,因而將中國的思想推向了歷史的頂峰,至此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如此百家爭鳴的輝煌時期。

孔子

在這眾多學派中,對中國影響最為的深遠的當屬儒家學派的儒家思想,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更是被後代尊稱為"萬世師表"。然而,被千萬人敬仰的孔子,並非是一位養尊處優的貴族公子,也並非是一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世外高人。

一、孔子雖是聖人,但卻平易近人

若有人問孔子為何人,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說:聖人!孟子曾將聖人分為四種,孔子便是他所理解的聖人中的一種,即"聖之時也",也就是說聖人就是識時務的人。

但令人覺得詫異的是,孔子並不自認是一名聖人,在《論語》的述而中有記載,孔子曾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意思是,我不敢擔當起"聖"和"仁"這兩個稱號。而孔子在世之時,卻有人將他稱之為聖人。

孔子

當時的一位官員曾經去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一個問題,說:您的老師這麼有才華,他應該是一位聖人吧?!(自《論語》中的子罕)子貢堅定的回答說:那肯定,老天爺讓老師成為一位聖人,同時還讓他懂各種各樣的東西。

聖人往往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對己對人都嚴格要求。但孔子與學生相處卻很是詼諧幽默。

他與其學生子貢的關係非常密切,子貢是一個衛國人,姓名為端木賜。據說,孔子周遊列國的經費基本都是他贊助的,此人做生意的能力非常強,同時還擅長於搞外交,在政治上有頗有手段。

孔子

孔子和學生相處時並非想象中那麼嚴肅,有次子貢問孔子:您覺得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孔子答:你是宗廟上盛放糧食的禮器。嗯,沒錯可簡單理解為——高級的飯桶…當然,對此,有些人認為孔子是在讚賞子貢,但有些人卻認為並非如此,持這種觀點的人是因為孔子說過:君子不器。

這說的是君子不是一個只有固定用途的人。他認為真正的君子一生所追求的是道,而道遠高於器,或許他在此時是想要提醒子貢,不要僅僅把自己侷限於"器",而是把目光放遠去追求"道"。

別看孔子經常批評子貢,但事實上,孔子對於子貢很是喜愛,具體可以表現在他臨終前說的一句話:在那麼多的學生中,我的衣缽只有子貢能夠來繼承。而子貢也不負所托,在孔子去世後,面對世人對孔子的諸多詆譭,他掀起一股"造聖運動"。

由此可知,孔子能在後世中有如此讓人尊崇的地位,離不開其弟子在其身後的維護和對他思想的宣揚,從《論語》一文中猶可用之證實。

孔子

二、孔子博學多才,且是一學人

事實上,孔子不僅學問廣博,而且多才多藝。他的博學取決於他的好學和勤奮,而他的多才多藝卻與他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息息相關。

孔子祖上是宋國的貴族,然而隨之一代又一代的侵蝕,家道衰落,最後不得已移民到魯國安家落戶。孔子的父親雖然是一個邑宰,但何其不幸,在孔子三歲時便去世了,留下孤兒寡母艱難度日。其母親用其柔弱的肩膀撐起整個家,但遠遠不夠,因而小小的孔子就得出去做活。他後來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意思是,我小時候家裡貧窮,地位低賤,所以不得已會很多下賤的苦活,累活。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生活所迫,做過各種各樣活計,也由此造就了孔子的多才多藝。

孔子

孔子因其"多能鄙事",故自稱為猶人,即普通人。那麼,事實上,孔子在做學問上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易中天教授,評價孔子為一個學人,即好學、博學、活學。

他的好學可從幾句名言中可窺知,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又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等,他也曾說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自《論語》公冶長)也就是說十室之邑中,必定有像我這樣忠信的人,但如我這般好學的人卻沒有。

也曾有人問孔子,在他的學生中,有沒有好學的,孔子說只有一個,那就是顏回,但當顏回去世後,則沒有了。由此也可看出孔子將好學看的何其重。

孔子博學從一個小故事便可明瞭。曾有人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仲尼焉學",即您的老師所學知識是師從何處?子貢回答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即周文王和周武王在那個時代所創造的文化,並未消散,而是藏於人間。又說"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即知識遍地皆有,就在社會之中,哪裡需要固定的老師。

孔子

李零先生在《喪家狗》中有言:學無常師才叫大師。而孔子便是此等大師。何為大,有容乃大,謂之大;何為師,可法曰師,即此種學習其他人皆可學習的稱之為師,二者合稱為"大師"。林語堂先生曾說孔子是,"樣樣都通,樣樣稀鬆",沒有一項特別的專長。

孔子卻說,相對於射擊手僅僅盯住一個目標,我更想要成為一個到處漫走的馬車伕,不願執著於某一事物。

孔子活學。孔子主張學習不可"掉書袋",也有言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即他在做學問之時,不僅在書本上學,更是在社會中學,在實踐中學。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孔子講求學習要有悟性,能夠貫通,並用之於實踐。

有次,孔子問子貢說"汝與回也熟愈",即端木賜,你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和顏回相比誰更厲害。我們都知道,子貢是一個"方人",即一個喜歡跟別人相比較,並且比出的結果常常是比人家要強的人。孔子對之時常敲打他,故而對於孔子的這個問題,他謹慎的回答說"賜何敢望回。回也,聞一而知十。賜也,聞一而知二。"

就是說:我怎麼敢和顏回比。顏回,別人說一點,他稍微一捉摸,就能聯想出十點來。我呢,別人說一點,我只能想出兩點來。孔子聽後,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即我贊成你的說法,確實是這樣的。總而言之,孔子覺得學習要舉一反三,而非單純的學習知識,要懂得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

孔子

孔子要求學習要能夠貫通。同樣,他曾問子貢說,你們是不是覺得我是因為書讀得多且記性好,所以才能將學問學的這麼好?子貢答說"然,非也?"即是呀,難道不是麼?孔子答說"非也,予一以貫之。"即不是的,我做學問常常是用一個東西去貫穿它。也就是說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找到知識的內在聯繫,內在規律,而非讓知識成為零零碎碎的散石。

孔子更是一個重視實踐的人。而孔子也是因為想要實線,一直為之在路上奔波。孔子所做的學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政治學,一種是倫理學,此二者皆為實踐性強的學問,這兩者的實踐場所又分別是官場和社會,若要實現這種實踐就必需走上仕途之路,即做官。孔子為了做官花了長達14年去周遊列國,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可惜的是,最終沒有得償所願。

孔子

三、孔子的追求

孔子一生都在希望自己能夠在官場上實施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學術主張,從而實現他的人生價值,因此他一直以來都急於從政,這可從下邊一個例子可看出。有次,子貢跑去問孔子,如果他有一塊美玉,則要將之收藏起來,還是要將之賣了呢?孔子建議說,賣了吧,賣了吧,我正等一個好價錢呢。

這裡邊採用了一個隱喻的說法,事實上就是子貢請教其老師,作為一個有能力,有實力的君子,是遁于山林成為一名隱士好,還是去朝廷做官造福於百姓好,孔子對此的答案是去做官好,並說,我正在等一個好的買主,即一個"識貨"的伯樂。孔子一生中曾有兩次做官的機會,一次是公元前501年,一次是公元前490年,但很可惜都是叛官招其去治理。

孔子為了能夠做官,在宣揚自己的主張時,曾說過"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以,三年有成。"即如果有人肯招聘我去治理邦國,則一個月就可以看到些效果,三年就能有大的變化。

孔子

結語:

孔子雖然很想做官,也經常推銷自己的學生去做官,卻並非是一個"官迷"。孔子做官是有原則的。

第一,天下有道。即有一個政治清明的官場環境則出來做官,若是政治腐敗,政治環境暗淡,則去作隱士。

孔子

第二,取之有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去不也 。"

也即是說,榮華富貴雖是大家都想要的,但如果得到它的途徑是不正當的,那麼君子是不會要的;貧窮和低賤是大家都不喜歡的,但如果避免它的途徑是不正當的,那麼君子寧可貧賤也是不會去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