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過早”,熱乾麵第一,豆皮第二,你知道第三是什麼嗎?

來勢洶洶的疫情,讓多少人的7天出國遊變成了居家旅行,戶外休閒變成了魚缸釣魚,早早約好的燒烤宵夜變成了數完葡萄乾數大米......所有的休閒娛樂,最遠不過廚房到臥室的距離。

但,這麼難得的假期,真的只能乖乖躺屍,忍受著不能出門的痛苦,看著捷貓優選分享的眾多美食而吃不到?

不!如果身體不能出門玩耍,那麼我們至少可以讓嘴巴先歡喜起來。

自己動手,給美食一份新的意義

在家百無聊賴,正巧鄰居阿姨送了一些糯米粉,原本準備做湯圓米酒的媽媽看到懶懶躺屍、雙目無神的我們,轉念決定做歡喜坨,把我們從沙發上拎起來。

於是,一場美食探索之旅開始了。

用糯米粉就省去了把糯米浸泡再磨漿的複雜過程。媽媽負責揉麵,後面便是我的表演時間。

在媽媽的指揮下,揪面、包糖,下油鍋炸,眼看著一個個成品從小球到圓滾再到炸裂扭歪,最後一步,起鍋。

成品賣相不夠,但與家人共享的喜悅和幸福難得。

媽媽說,歡喜坨,不只是一種小吃,更是即使在暫時艱苦的環境中也要好好生活的美好寓意。

讓胃感到充實,心也覺得滿滿的。但美食的意義,絕不止於裹腹。

有時候,就像捷貓優選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美好生活,從一頓飯開始。

不僅是為美食,更是自己動手親身體驗的歡喜味道。

歡喜坨,一種聽到名字就讓人不自覺嘴角上揚的美食

一座城市的甦醒,從早餐開始。

香港美食家蔡瀾就曾把武漢稱為“早餐之都”。

雖不像熱乾麵、豆皮、油餅包燒麥等常年佔據武漢過早王者榜單,但在老武漢,歡喜坨曾是早餐攤的標配,讓人聽到名字就不自覺嘴角上揚。

清晨剛過6點,大街小巷就已經開始上演一場熱鬧的全城運動。

不論是裝修考究的店面,還是眾多路邊小攤,陸陸續續排起了長隊。油貨區的阿姨熟稔地用長筷翻攪拉扯油鍋裡的油條,多年浸油已經烏黑泛光的鐵漏網裡,安安靜靜又圓圓滾滾地躺在芍窩旁邊的,便是歡喜坨了。

排起的長隊中基本人人都會帶走歡喜坨,和熱乾麵是絕世好搭檔。可不能被它碩大的身材給欺騙了,只吃一個是萬萬不能過癮的。一口下去,酥脆的外殼加上均勻裹著的芝麻,滿口留香而不會過於甜膩。但它外表嘭大,裡面卻是半空。

等你驚覺被它的身材欺騙了,想再來兩個回味時,對不起,很可能今日分量已經賣完了。

所有美好的寓意,都能通過食物體現

關於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傳聞有戶陶姓老人在經歷戰亂時家人走散,歷經苦難後再次閤家團聚,於是找出家中所有的糯米等材料,經磨漿瀝乾後加入麵粉和糖,裹上芝麻再油炸,沒想到成品意外地美味,一家人吃著十分歡喜,為紀念團圓,特把此食物取名為“歡喜坨”。

後又沔陽人喜歡把逗人歡喜的小孩子稱為“歡喜坨”。

看,不管在哪個地區,哪個年代,人們都給了歡喜坨最美好的寓意。

現如今歡喜坨的身影已經從各個早點攤轉移到了各大中型酒店,且取了個更雅的別名“大麻圓”而入選了“中國名點”。雅不雅無從辯駁,單單就從孩童時代開始便有歡喜坨陪伴的我看來,還是歡喜坨這個名字更能代替這一特色美食的精髓所在。

不論它走上了怎樣的“上層路線”,也始終是老湖北人難以割捨的情節所在。

歡喜坨是個自來熟。哪怕你們此前從未見過面,也能在遇到後一下認出它來,就是那個圓滾滾又金燦燦的胖子呀。

如果你下次見到它,記得對它微笑,因為這是初次見面,湖北人民送給你的微笑祝福。

在武漢“過早”,熱乾麵第一,豆皮第二,你知道第三是什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