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觀點,性與愛的選擇


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觀點,性與愛的選擇


大學時代,第一喜歡的當代外國作家是米蘭·昆德拉。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是21歲,讀到了他的《生活在別處》。特別符合那個年齡的心境。光是這個書名都可以成為年輕人的心聲代言。生活只存在於遠方,只存在於別處。小說是講一位年輕的天才詩人激情又短暫的人生。20出頭的年齡特別容易被這種詩意,有悲劇的故事吸引,覺得那樣的故事可以安放自己的靈魂。這部作品,對於大學時代的我,有點相當於《少年維特的煩惱》,對於中學生。也是這個原因,就狂熱的喜歡上了昆德拉。不僅反覆閱讀,還經常在大學寢室裡,朗讀給室友聽。


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觀點,性與愛的選擇


大學畢業之後接觸了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當時那個版本是韓少功翻譯的。這個版本後來受到很多批評,覺得不夠忠實於原作。但這個版本的文字非常好,因為這是作家的文筆。後來的版本翻譯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觀點,性與愛的選擇


我曾經非常喜歡這部小說。

可以說,反覆揣摩,不停地在小說裡讀出更多的內容。

小說講捷克的4位知識分子,外科醫生托馬斯、女記者特麗莎、女畫家薩賓娜、大學講師弗蘭茨,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之後,他們的選擇和命運。

男主人公托馬斯,他堅持做一個正直的,不媚俗的,不告密,不向權力低頭的人,於是只能從一個外科醫生變成一個擦玻璃的人,最後,他和他的愛人離開城市到了鄉下。

不單是這種政治背景的逼迫下大是大非的選擇,鑄造了一些青年的道德觀點,裡面男女關係,性與愛的選擇,這些觀念也影響了一代青年,現在回想,這跟80年代到90年代,當時社會的開放風氣也有關係。


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觀點,性與愛的選擇


我和我的好朋友經常就特麗莎和薩賓娜的選擇,作出爭論:愛和責任,怎麼看?應該選擇長相廝守,還是一時激情。

小說里人物的情感困境,我們也看成,我們人類普遍的困境。

昆德拉的作品還有一個特點,他除了緊扣現實生活的情節,還有很多關乎世界的議論。青年時代的我們,也特別喜歡他那些議論。後來有一些國內年輕作家,或者是歐洲的年輕作家,也學習他的這種寫作手法。但我們完全不能接受,不只是因為他們是跟隨者,也因為沒有人像昆德拉的議論寫得那麼好。寫的蹩腳的議論,夾雜在敘事當中,把敘事也顯得很生硬無聊,沒有根基。

昆德拉在中國九十年代爆熱,後來就冷寂下來。這些年被提到,很多都是在討論,諾貝爾文學獎會不會頒發給他。他的作品其實早已完成,他對世界的影響也早已完成。所以在我看來,諾貝爾文學獎,完全沒必要頒發給他,因為他不需要這份獎項的認證。

昆德拉對於我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我是通過他開始瞭解捷克的文學,後來,我喜歡上了捷克的很多作家,特別是卡雷爾·恰佩克。也通過昆德拉的作品,我開始關注了布拉格之春等等歷史事件。瞭解到在那個時候,捷克知識分子的勇敢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