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反省

  1. 這個世界上你最應該感謝的一個人是你自己,其次是你的父母。只有你自己對你自己的付出是完全沒有一種不計回報的付出,只有你的父母對你的付出是持一種理解的態度,雖然有時候對你的各種言行是不太理解的太多,但那也是因為時間的流逝造成的一種誤解。除了這兩種以外,你經歷的任何的人際關係本質上都是一種交換。只要是一種交換,那麼你就必須首先付出一些東西,然後再得到一些回報。這種回報超過你認為的期望,那麼你就高興;如果低於你的期望,那麼你就痛苦,這適用於你的任何關係;
  2. 你在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一點,那就是你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果沒有這一點,那麼你工作十幾年以後遇到天花板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再也沒有力氣衝破這個天花板了,那麼那個時候你工作的成績就很有可能是你這一生所能夠達到的最大成績。因為按照年齡來算,大學畢業二十二歲,十年後大約是三十二歲,人一般從這個時候就會慢慢的步入一種下降的趨勢。你的家庭你的身體會讓你不自主的力不從心,煩躁不堪。興趣中往往包含了人的天性,當你發現這個天性並且能夠用在工作上的時候,你就會破除自己的得失之心,把工作做到卓越,往往成功就在後面跟著;
  3. 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不要想著具體做一種什麼樣子的工作,而是要想著這份工作在自己的人生狀態當中是一種怎麼樣子的存在。也就是說將你的人生攤開看,工作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階段,那麼你就會想到在這份工作當中你想要得到的東西最終是什麼。那麼你就不會過於在意這份工作當中的各種得失。當你只想著經歷的時候,你會發現它不是一座橫檔在你面前的大山,它只是一堆擋在你面前的小土堆;走過去就完了;
  4. 網絡是一個好的平臺,但同時他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你能夠在這個平臺上找到各種不同的機會和資源,而壞的一面就是面對各種各樣的資源,你首先得學會去判斷。如果沒有任何的判斷,那麼這些機會和資源對你來說沒有任何的用,只有干擾你的因素存在。比如說有人會在自媒體平臺上發表文字說通過什麼樣子的情況短期內掙到幾百萬的事情。如果你沒有判斷,你就會被這種信息吸引,然後忘掉自己該做的事情,越走越遠。他在信息當中提出的要有智慧看透現象到本質的能力不是你隨便想一想就能夠擁有的,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誰在情調智慧這個東西只能說明他內心當中的渴求和慾望,絕對不能夠說他已經擁有了智慧;
  5. 一般說的判斷力就是指一個人的邏輯推理能力,也就是從一件事情的起因判斷出來其結果的能力。要提高一個人的判斷力,必須要有大量的知識存儲作為依據,另外還有自己的閱歷作為鋪墊才可以。從本質上講一個人的判斷力是他在結合了自己能夠看到的東西之後內心當中所形成的的一種感受,用這種感受,加上自己的知識存儲,加上自己的所見所聞去推測這些能看到的東西所能夠引發的事情結果。知識存儲和閱歷在這一點上缺一不可;
  6. 邏輯能力,判斷能力,洞察能力都是一種外在的概念,是形容一個人大腦水平的詞語。它們可以和人的認知水平聯繫在一起,形成一種互相循環的過程。例如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很高的時候,他所表現出來的洞察力,判斷力,邏輯力是相對強的;同時,如果一個人的洞察力,判斷力,邏輯力比較強的話,那麼他的認知水平也就相對高。但是無論怎樣,這樣的循環圈都建立在一個人心智成熟度上,就相當於一根杆上面支撐著一個圈,杆的高度決定著你這個圈子當中各種因素的強弱。如果你發現自己其中的某項能力有欠缺,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去增長自己的杆,而不是去擴大自己的圈子,大多數人都走錯了;
  7. 這個世界不變的東西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兩面性的,不對稱的,正是由這些不對稱形成了各種需求,而你只要能夠感受到這種不對稱,你就能夠找到這些需求,當你能夠感受到這些需求的時候,也就直接證明了你有相應的能力去滿足這個需求。能力滿足需求這就是你的工作,他沒有任何的朝九晚五,沒有任何的九九六,沒有任何的辛苦加班感動,也就少了很多內心當中的負面情緒的困擾。而你要能夠做到這一點,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然後去觀察,去感受,不同的人對這種感受的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同理,他獲得的報酬也就是完全不一樣的;
  8. 有幾十億人時時刻刻都在證明,人是不可以改變自己的,但是仍有極少數人在證明,人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改變自己不是改變自己的表面言行,而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是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只有改變了這個最根本的東西,你建立在自己行為上面的讀書,運動才會有效果。否則無論你付出多麼大的努力,最終都會被這三個東西損耗掉,這只是時間的問題。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極大的決心和悟性才能做到,其中任何一個因素要做到都是極為困難的,但是是有可能的;
  9.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為保險的一條人生之路就是厚積薄發這條路,因為大多數人缺少的就是悟性,這個悟性和思考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所以你只剩下決心這一個因素,當你只剩下決心這一個因素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沉住氣,不斷的去積累你的知識和見識,當你的認知水平和外界的認知水平相平衡的時候,就是你發揮自己能力的時候。如果你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想著超越外界的認知水平,那麼你最終會因為耗盡自己的內心力量而被迫活著。那幾十億人證明的就是這個不變的道理;
  10. 努力沒有任何的錯誤,但是努力的方向有絕對性的誤區。當你沒有方向的努力的時候你的努力只能是消耗自己的時間和感動自己,當你的努力是在正確的方向上的時候,你的努力不僅僅會真正的感動你自己,還會影響到你周圍的人。那麼怎麼判斷這個方向是正確與否呢?那就是你內心當中的共鳴,這是絕對正確的方向,原因只是兩個字-天生。在這裡你要真正的理解到所謂的內心共鳴是一種朝向你內心的力量,朝向外面的力量那叫內心的發洩,有用但絕對很小;所以,找到可以讓你內心產生共鳴的東西,去做就可以;


感謝-反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