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反省

  1. 一個人的成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身體的成長,比如說你的四肢,個頭,胖瘦的一種成長;另外一個是你的精神成長;對於身體的成長沒什麼說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可以長出一個奇形怪狀的樣子的,所以這沒得什麼好說的;對於精神的成長,卻是永遠也說不完的。精神的成長具體一點就是說的人看待事物水平的一種成長,也就是認知層次的一種成長。這個會隨著人的年齡經歷知識的長進不斷的往高水平去進化,但是大部分人的認知水平在35歲以後就會處於一種向下的遞減趨勢,原因一部分是因為人的身體機能的下降,另外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的生活習慣原因導致,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不容易被打破;
  2. 時間本身沒有概念,它是你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在每一分每一秒當中做了什麼事情的一種積累,也就是你自己賦予給它的,這個賦予的東西完全由你自己決定,而且只和你自己有關係。你在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面打遊戲刷小視頻,那麼你的時間就是它們,你在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面讀書寫作思考,那麼你的時間就是這些;唯一不同的東西就是前者不會帶給你任何的回報,而後者可以在你未來的某一天帶給你相應的回報;而這個決定權完全在於你自己怎麼選擇,只要你能吃飽睡足,沒有任何人能夠再次影響你;
  3. 接上一條。當你時時刻刻在打遊戲的時候,你的內心是一種痛快的發洩,這是將內心當中的力量釋放的一個過程;當你時時刻刻在不斷的讀書寫作的時候,你的內心是一種達到共鳴的狀態,這是給內心當中注入力量的一種方式;而這個內心力量是支撐你認知層次的支柱,這個力量小,你看的就越少越小,偏激狹隘,自私極端;這個力量大,你看的就越遠越深,視野格局就越大;前者會讓你越來越糟糕,而後者會讓你看的越多越是知道怎麼去做,那麼回報也就相應的越多;
  4. 千萬不要以為你有的是時間,就可以隨意的揮霍浪費。你的前期越是覺得時間廉價,後期你會越是沒有任何能力去購買時間。說表面一點你會使勁的去賺錢然後貼給醫院,讓自己活著;說深刻一點就是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精力去賺更多的錢,然後維持自身的輸入積累輸出循環,這種下降的趨勢是極其快速的,而且你根本沒有任何的能力去彌補這種下降;而當你在前期的時候就能夠預見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別揮霍自己的時間,更別浪費自己的眼睛和大腦;
  5. 對於年級稍微輕一些的人,永遠將你提升你自己的認知層次這件事情放在你人生的第一位,那些什麼加班,賺錢,升職加薪的外在的東西如果有一定去爭取,如果沒有,千萬不要用那些東西來感動麻痺自己。就如第四條所說的,那些東西所花費你的時間,以後永遠也補不回來。而你如果將這些時間用來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那麼你就是在從自己最根本的地方改變自己,這個改變會給你後期的人生帶來真正的效益;
  6. 人和人之間的比較是有層次的,最表象的比較是比較這個人擁有什麼東西,比如房子,車子,財富之類的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的東西;深一層次的比較是比較這個人的邏輯思考能力,也就是去比較這個人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或者態度之類的,因為這通常會在之後的幾十年生活當中帶給比較的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經歷;再深一層的比較是比較這個人的洞察能力,也就是去比較這個人對一件事情的預測或者說會採取的行動之類的,這通常會是一種引領的風潮;最表象的人永遠無法看清最深層的比較,而最深層的比較卻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看清最表象的人的任何行為模式,乃至思維模式;
  7. 什麼樣子的書算是好書。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第一個標準是那些經過時間檢驗,流傳下來的書是好書,因為所有能夠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東西都是有其真正價值的;第二個標準就是那些每個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書籍,原因只是因為這些書籍可以和這個人的內心直接聯繫起來,這個人可以將書中的知識完全的吸收並且充分的用在自己的實際生活當中,這是一本書有價值的真正體現;否則對於這個人來說就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8. 氣質或者氣場這個東西大部分是天生的,也就是隨著你的心和你一起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麼要改變這個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也是有方法的。最著名的就是那句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但是這裡也要注意,不是你隨便讀任何書就可以改變你的氣質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可以給自己的內心注入一種力量,這就是不斷的讓自己的內心和書中的知識達到一種共鳴的狀態,這種持續的影響才是改變一個人內心的關鍵,如果你不注意這一點,那麼終身讀下去都沒有用;
  9. 一個人的心思縝密說的並不是這個人的思考能力特別全面,特別豐富,而是這個人的洞察力特別的強大。因為你再全面的思考能力也是需要花費時間去進行推理論證的,而如果這個人的洞察力特別的豐富,那麼他在看到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這個事情的全面,那麼也就會表現出對於這件事情的認識的全面性,這樣在外人來看的時候就是一種比較成熟比較全面的印象了。所以如果說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得不到大的提高,不妨試著去增強一下自己的洞察能力,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
  10. 不發朋友圈,不更新QQ狀態不是因為懶,也不是因為成熟,而是因為從自己的內心當中意識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別人的生活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別人無法感知到你的內心,你也無法感知到別人的內心,所有的喜怒哀樂驚悲恐都只能你自己一個人承擔。那麼也就沒有了向外去表現自己的這種慾望或者說心勁,自然也就不會花費任何時間和精力在外在的事物上了。人的一生都是這麼一個過程,越是早一點的意識到這一點,越是能夠活的比較順利一些;


成長-反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