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反省

  1. 如果一個人不能夠將自己的心放置於一種通暢的狀態,也就是沒有多樣的信息進來,也沒有精準的信息出去,那麼他的大腦就會認為外界所有的信息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沒有用的信息,而他也不會因為自己散發出去的信息多麼的沒有價值而感到一種敬畏心,這個時候這個人就是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他一方面會對自己接收到的所有的信息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又會因為不知曉自己的真正價值而錯過很多真正成長的機會;這就是常說的不明;
  2. 機會是留給有充分準備的人的,這句話對,但是不全面。對的一面是你要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量的積累,這就是充分的準備;不全面的一面是你的這些充分的準備一定是要建立在你能感受到你所做的事情的價值上面,如果這一點不滿足,那麼你準備的積累始終就是一種誤打誤撞的情況,這樣成功的幾率是非常渺茫的;所以在做充分的準備之前一定要有內心當中強烈的感受,你才可以準備的有意義,你也才可以有力的抓住機會;
  3. 做決定這件事情的全部過程只是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心當中。首先,當你做了一個決定出來的時候,你就會有相對應的行為去支撐你的想法,所以這種決定的本質是你內心當中的一個感受,想法,或者念頭;其次,做決定所依據的兩個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知識和見識,這兩個因素完全的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心當中,記住是內心當中,不是大腦當中。它們的多少隻和你讀過的書和經歷過的事情有關係,和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關係;所以,如果你想要去做一個不錯的決定,你應該永遠的去追求提高自己的知識程度和見識程度;
  4. 智慧不同於知識,它是更高級的知識。傳統的知識我們每個人在書籍當中,在網絡當中都可以隨時拿到,就看你想不想了,但是智慧的擁有方式是分配型的,本身就是一個稀缺的東西,所以它是分配型的。這個沒有一個所謂的科學的驗證怎麼獲取,但是凡是你看到的有智慧的人全都是將那些知識和自己的親身經歷完全的結合在了一起並且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呈現方式,另外你會發現他們對於能夠看到的東西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是一種極其包容的態度,也就是心裡面裝的東西很多,很廣泛,你可以從這兩點試著去努力;
  5. 人的想法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在兩三年之內的想法就會和以前完全的不同甚至是顛覆性的。比如說你在半年前還在想著怎麼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怎麼完成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可能半年以後你壓根就會看不上那種生存模式;所以不要用所謂的職業生涯來給自己做所謂的規劃,而是用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種想法來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規劃;前者做規劃的依託是你的現實生存或者別人的期望,而後者做的規劃通常是你內心當中的天性,前者會隨時改變,而後者一生不變,並且成功的幾率更大;
  6. 當你看見一篇文章或者碰見一個人,你的內心當中首先產生的感受是一種對錯的時候,你接下來所有的言行都是一種懷有偏見的看法,這不利於你精準吸收掉對你自己有用的那部分營養,因為你不會再有那個心思去找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比如說對於我的文章,如果你首先產生的感受是這些只是我的觀點,我並不能夠證明這些觀點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時候,你有可能就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我個人的身上,從而讓自己的這種感受佔據自己的大腦,那麼你勢必不會再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而這和我寫這些文章的初衷完全背離,只是這個結果是你自己造成的;與我並沒有任何的關係;
  7. 世界觀是你對外界的一種看法,人生觀是你對自己內心的一種看法,前者的方向是向外,後者的方向是向內,而價值觀是你對這兩種看法的一種認同感。世界觀和人生觀是天平的兩端,而價值觀就是你加在這兩端上的砝碼。你認為向外的看法是有價值的,你的三觀就是渴望外界對你的認可程度大一點的三觀,你認為向內的看法是有價值的,你的三觀就是傾向於自我內心對你的認可程度大一點的三觀;沒有任何例外,認同自我內心當中的認可的人是活的比較舒服的一些人,同時,那些渴望外界對你的認可程度大一點的三觀一定是弱者多一些;
  8. 接上一條。過於偏向任何一端的三觀都是不可取的,要麼你會成為一個極端自私的人,要麼你會成為一個極端抱怨的人;而真正的比較正一點的三觀就是當一個人處於向外的看法的時候,自己的價值觀會向內傾斜,使自己的外在看法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當一個人處於一種向內的看法的時候,辣子雞的價值觀會向外傾斜,同樣的使自己的外在看法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即不卑不亢,如果你要從這一點上去做到平衡,那麼你需要極為迅速並且精準的判斷,你要能夠清晰明白的分得清你當時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有自己的價值觀之後才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
  9. 接上一條。大多數普通人大部分的時間只可以停留在言行的表面上,並不能明確的區分認識清楚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無疑是一件讓所有人都感覺到悲哀的事情;而破除這種狀態的方式和方法就是你一定需要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讓你的內心直接告訴你。每一個禮拜都要找到一個集中的兩個小時斷掉你的一切通訊設施,在一個極其僻靜的地方什麼都不做的待著,拿一支筆和和一張紙,記錄下你頭腦當中迸發出來那些念頭,然後用眼睛觀察分析,哪些是向外,哪些是向內,以及為什麼,這樣你就能夠發現自己需要調整的地方在哪裡;
  10. 光是接納自己的本性是完全不夠的,你必須在接納之後施行長時間的檢測,用你所謂的自律去鞏固它。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當你最終發現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曾經遭受過得那些讓自己很生氣憤怒的事情依然存在,那些人依然如故。如果說你只是接納了自己天性的善良,但是你沒有一種可以圍繞在善良周圍的保護圈,那麼你在以後的生活當中依然會遇到讓自己生氣憤怒的事情,這個保護圈需要你用長時間的知識和見識來組建;只有當你的保護圈真正的建立起來的時候,你才算是完成了你的接納;


狂妄-反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