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的問題就從心上去解決-反省

  1. 一個人的內心裡面空,那麼他一定會去外界尋找讓他感受不到空的事物。有可能是讀書,運動,有可能是喝酒,抽菸,找人傾訴聊天,前兩個做的好了就是你所謂的自律,後兩個做的極端了就是你說的墮落。其實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而在外界尋找這種安慰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越來越大的年齡和越來越強烈的空虛感,甚至焦慮,煩躁,不安。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很多年齡大一點的人會說自己終身的追求是一個靜字。如果你不明白自己的方向是錯的,不應該向外面去求索,而是應給給內心注入能量,那麼你就一生都和靜字不搭邊,甚至你的子孫都是這樣;
  2. 接上面一條。為什麼說向外走的方向是錯的,因為無論你是讀書,運動,喝酒,抽菸你都是在用你的行為來試圖解決這些問題,而行為本身就是需要從你的內心裡面發散力量來支撐的,所以你做的越多,你的內心力量越是減少,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人感覺越來越無力。所以從這一點上看,你應該從給內心輸入能量這個層面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從輸出怎樣的行為上面去解決。這個時候你不光要去讀書,你更要將書上的知識轉化成你自己可以使用的智慧,這才是給內心裡面注入了能量,有的人去讀書了,但是就差最後一步和自己內心建立聯繫,讀得書也就沒有了效果,於是覺得自律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隨時會放棄;所以有時候就是差一小步,而你必須要找到那個能看出這一小步差異的人;
  3. 經歷也是一樣的道理,你每天24小時會發生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只是讓這些時間從你身體上流過,,而從來不進入到你的內心,那麼你獲得的只有年齡的增加。充其量最終不過一個遭遇了很多事情老人。所以,必須要在你經歷的事情背後進行深刻的反思,從你的行為到你的內心當中,只有這種反思形成的力量匯入到了你的內心當中,這件事情對你才是有價值的。你才可以在下一次碰到類似事情的時候有所借鑑,表現出所謂的高情商;
  4. 如果你是一個內心極其缺乏愛和安全感的人,那麼你會天天有這樣的感受,懂事的人,總是習慣偽裝,一句我很好其實心情很不好,一聲我沒事,其實心裡真有事..........先說這句話本身,你發出來這句話的本身就是希望外界有更多的回饋,哪怕外界有一個贊,你都會覺得自己不孤單,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自己的同類,從這一點上看,人是群體動物,一點都沒有錯。再說這句話的邏輯本質,你的內心裡面沒有能量,無法支撐你自己的生活,所以你會不由自主的向外界去尋求這種被認可的力量,而外界環境不一定可以給你,就算是你的親人之間你感受到的也會是更多的不理解。所以,你一定要認清楚方向,去向自己的內心求索,給內心注入能量,這樣才能減少你自己本性裡面對外界的期待。最後說這個改善的過程,這個是屬於你心和大腦的問題,是你生活的這幾十年的經歷形成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藥可以在一天之內改變你這種模式,你只能通過長期不斷的對內心的融化去改善這種狀況,不要說你都老了,再改善沒有用了,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遺傳給你的孩子,孫子,沒有人能夠改變,這也是那句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的本意
  5. 只要你克服了自身本性中的傲氣和懶惰,你這一生都會無比的舒服和順利。傲氣讓你看不到自己以外的世界,更讓你看不清自己的位置,那麼你所做的事情說出的話就會處處和這個世界發生衝突,你很難做成一件事情,你都沒有辦法做成一件事情,還談什麼財富和金錢,社會地位?就算你克服了自己的傲氣,對人很友善,能享受很舒服的生活,後面還有一個攔路虎懶惰在等著你。這個攔路虎你擺不平,會逐漸消耗掉你認識的人,擁有的資源,消耗完自己內心當中的力量,變成一個徹底的廢物,這就是很多人雖然不傲氣,但也沒什麼大發展的根本原因;另外,這兩個攔路虎經常是結伴出行,而且是有戰略性的和你鬥爭,你只有打起十足的精神才能和他們抗衡。如果你不相信,去看一下那些懶惰的人是不是通常都偏執狹隘,一言不合就滿身的負面情緒;
  6. 很多人都聽過明心見性,但很多人都沒心仔細的去想一想這四個字。明的意思是發現,見的意思是看見。合起來就是發現並且看見。那我們思考一下,什麼樣子的東西需要發現並且看見?是已經存在的東西還是不存在的東西?一定是已經存在的東西。所以那個東西就在你心裡面,你的本性裡面,只是你這麼多年的生活給上面鋪滿了厚厚的塵土。明白了這個,你再去想一想你經常聽到的那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不是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所謂的萬法皆空也能明白了;
  7.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經常勸你勸別人,安慰別人的人,無論別人或者你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都能夠用一大堆的理論和道理來對你進行勸導,那麼趕緊立刻遠離這個人。不是因為雷劈死他的時候會聯繫到你,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感同身受,就算是同一件事情發生在了不同的人身上,也是有著不同的感受,所以只要你一說話,那麼一定就是給自己添堵。這個時候你無需做什麼,如果一個人在遭遇了什麼事情的時候要和你傾訴,那麼他是絕對相信你的,如果你能出來,那麼你也是相信他的,否則你第一時間就拒絕他了。所以,你只需要安靜的聽就可以了,什麼都不用做,等他說完了他會自己好起來的。不要多做一些其他給自己煩惱的事情;
  8. 如果有一個人告訴你看什麼哲學類型的書籍可以讓你看到一個更廣闊的的世界,他一定是在騙人的。因為他省去了最為關鍵的步驟,那就是自己的悟性和思考,悟性和思考通常伴隨的東西是孤獨和痛苦,這個東西不告訴你而自己隱藏起來,無非就是想讓你關注他或者買他的書。你一定要知道,你能夠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那一定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你的想法和念頭,第二是你的具體行為。這兩個缺少任何一個都不可能,這一條不適合相對論,基本上是絕對的。我打一個比方,你去拜了財神爺,你不去工作幹活,你能夠賺取財富嗎?如果可以,那麼那些懶惰的人每天24小時跪在財神爺的面前都可以做到。哲學書籍就是這個理,本身書很有知識量,但是最關鍵的是你的悟性和思考,沒有悟性和思考,你就是把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學家的書看完,你還是你現在的自己;
  9. 不要活在過去的陰影當中,這句話很容易說,但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你要怎麼做。就像電影《小丑》裡面的心理醫生總是問小丑最近的工作怎麼樣,有沒有正面積極的念頭一樣,那是不可能消除的。你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新的東西來填滿你的心和大腦,讓那些東西無處去藏,然後通過時間的積累然後才能夠慢慢的淡忘。所以起作用的永遠是時間,不是你的心,你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加入一些其他的事情,讓這個過程好過一點。所以的所以,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了,那就去不開心一會或者一兩天,但是超過了這個時間就是你自己的不作為了,沒有人會等你;
  10. 鄧寧德魯克心理效應裡面開悟之坡所要用到的東西只有兩個,那就是智慧和經驗。前者需要你將書中的知識進行體悟形成智慧,後者需要你將經歷的事情進行反思形成經驗,只有長期不斷的積累這兩個東西,你才能夠提升你自己的認知層次,或許才能達到開悟的境界,別的所有的東西都沒有用。這個心理效應適用於絕大多數能看懂漢字的你,早一點明白早一點享受;如果你沒有見過這個圖,下面就是:
心上的問題就從心上去解決-反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