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那些事之: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的村干部


导读: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计划生育时代将成为过去,但我们不要忘记那个时代,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我是正常道理,经历过那个时代,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所听说的一些人和事,其中滋味大家自品。欢迎你的关注和评论。


最近几年我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部分基层村干部,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从现在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谈到那时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都认为那时农村群众太苦太难啦。回忆起那段时间自已的工作,既有工作过于简单粗暴的悔意,也有愧于父老乡亲的歉意,谈的更多的是当时的苦衷和无奈。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可能不理解,我经历过那个年代,现在听了之后对照那个时候的情况,仔细想想,他们也有很多苦衷,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全怨他们。

计划生育那些事之: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的村干部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严厉程度,决定了村委干部的工作难度。

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一胎,控制二胎,杜绝三胎。在那个时代,相对于人们的强烈的生育观念,大家普遍认为过于严厉,就连城市的双职工家庭思想还接受不了,何况思想观念保守、传宗接代观念强烈的农村群众更是不理解、不接受,执行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农村也有生二胎政策,但第一胎是女孩的得等4年,第一胎是男孩的必须残疾,等于生二胎基本没戏。

当时,村委干部就议论最多的是,政策太严厉,如果在城市干部职工实行一胎,在农村实施二胎,群众可能容易接受一些,可能工作难度就小些。

但议论归议论,牢骚归牢骚,嘴上抹白灰——白说,国家当时制定这样的政策肯定有它的道理,基层村干部没有改变政策的权利,只有执行的义务。

显而易见,政策越严厉,工作难度就越大,所以说计划生育号称天下第一难事。不是一般性的措施能落实得好的,势必导致村委干部去说一些过头的话,作一些过分的事。

计划生育那些事之: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的村干部


二,计划生育工作的性质,决定村委干部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必定是出力不讨好。

在当时对国家而言,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利国利民利大家,可群众有点不理解,把计划生育编成顺口溜:解扎上环,引产罚款。这些工作没有一个不是得罪人的活,干的越多,得罪人越多。

有时候乡里工作组到村里找群众,要么罚款,要么落实手术任务,村委干部必须带路,去不去都很纠结,不去是工作,乡里不愿意,去了得罪人。去的人很多,群众不认识,只认识村委干部,把帐都记在村委干部头上。即使你不出面,群众见不到你,群众更认为是你捣的鬼,不然的话,怎么连面都不敢露。总而言之一句话,村委干部搞计划生育工作,就是老公公背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

计划生育那些事之: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的村干部


三,村委干部夹在上级和群众之间,注定成为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

村委干部处在最基层,再好的政策,再难的工作都需要他们去落实。村委干部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本村的群众,不是远亲就是旧邻,从内心讲是不愿他们受到伤害,但为了工作,难免要触动群众的切身利益。

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上级要求严,上级压,群众不理解,群众顶,村委干部夹在中间,执行政策不严格,工作搞不好,领导轻则批评,重则处理,工作太很,执行政策太严厉,群众轻则埋怨,重则“骂娘",整天想着如何在做好工作和照顾群众之间搞好平衡,既便如此,稍有不慎,就成了风箱子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计划生育那些事之: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的村干部


四,处于那个年代,村委干部对上级和群众的不理解还能接受,内心最痛苦的莫过于家人和亲属的不理解、不支持。

在农村有句话说的很对: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在当时计划生育工作推动艰难的情况下,干部自已及亲戚的带头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干部自已和亲戚带头落实政策,群众心里也相对平衡一些,工作开展相对容易一些。可偏偏自已的老婆、孩子和有些亲戚,想的不是带头执行政策,而是想仗着自已是干部家庭或干部的亲戚,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总想搞点持殊,不仅不起带头作用,反而比群众的工作还难作。

干部想干好工作,必须先作好自已老婆孩子的工作,做好自己亲戚的工作,能理解主动落实政策还行,不理解不执行,必须采取强硬措施。结果是为了工作,老婆孩子也有意见,亲戚朋友也得罪了,落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计划生育那些事之: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的村干部


村委干部的这些这些苦衷,现在可以说说,在当时无处倾诉,无人理解,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