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昭公二十五年
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行动的依据。
92、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昭公二十五年
将要有求于人,就要先居于人下,这是合于礼的好事。
93、戮力壹心,好恶同之。信罪之有无,缱绻从公,无通外内。——昭公二十五年
合力同心,好恶一致,明确有罪无罪,坚决跟从国君,不要内外沟通。
94、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故袭天禄,子孙赖之。——昭公二十八年
内心能制约于道义叫做‘度’,德行端正反应和谐叫做‘莫’,光照四方叫做‘明’,勤于施舍没有私心叫做‘类’,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叫做‘长’,严明赏罚显示威严叫做‘君’,慈祥和顺使别人归服叫做‘顺’,选择好的而跟从叫做‘比’,用天地作经纬叫做‘文’。这九种德行不出过错,做事情就没有悔恨,所以承袭上天的福禄,以利于子子孙孙。
95、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昭公二十八年
举拔近的而不失去亲族,举拔远的而不失去应当举拔的人,可以说是合于道义了。
96、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昭公二十九年
木官之长叫做句芒,火官之长叫祝融,金官之长叫蓐收,水官之长叫玄冥,土官之长叫后土。
97、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昭公三十一年
因此君子行动就想到礼,办事就想到义,不做图利而失去礼的事,不做不符合义而感到内疚的事。
98、天之所坏,不可支也。众之所为,不可奸也。——定公元年
上天要毁坏谁,谁也不能保护他。大众所要做的事,谁也不能违背。
99、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定公四年
不要发动祸乱,不要凭借富有,不要仗恃宠信,不要违背共同的意愿,不要傲视有礼的人,不要自负有才能,不要为同一事情再次发怒,不要谋划不合道德的事,不要触犯不合正义的事。
100、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知也。——定公四年
逃避强暴,欺凌弱小,这不是勇;乘人之危,这不是仁;灭亡宗族,废弃祭祀,这不是孝;举动没有正当的名义,这不是明智。
閱讀更多 詩書致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