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講道理”到底重不重要

相信各位媽媽對孫儷都有一定的瞭解,首先我們對她演的電視劇都很喜歡,在電視劇裡面的形象也讓我們對他個人產生了很大的愛戴,除此之外,在生活當中,他事業成功,家庭也非常的幸福,有一個聽話又漂亮的孩子。

最近他在他的微博上面分享了一個關於教育孩子的想法,可以說讓大家有了很多的思考,他覺得當孩子有所不滿憤怒悲傷的時候,家長最應該給孩子的是一個擁抱,而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去,訓斥他,給他講道理。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講道理”到底重不重要

他甚至認為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的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那麼在生活當中,大家對於這個詞是不是非常的敏感,家暴到底是指在生活當中我們對待孩子用一些暴力的行為,還是指當我們對孩子的溝通的時候,完全不理解他的感受,無論是語言還是行為上都產生了暴力的時候。

有一些家長也在討論,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我們認為對的事情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完全無法理解,甚至會大發脾氣呢。

與孩子溝通無效

首先要講述一個科學事實,就是三歲之前的孩子你跟他講道理是完全沒有用的,因為他們的大腦沒有發育,所以你所講的事情他們根本就不理解。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講道理”到底重不重要

然後等到孩子慢慢的長大之後,你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可能會理解了,但是因為你們兩個人站的角度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也不同,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一個成年人他所經歷的人情事物非常多的時候,把他的角度告訴孩子,孩子可以理解嗎?就像是一個能夠看到世界的人告訴一個瞎子,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的五光十色,這個盲人能夠理解嗎?

有時候家長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就會產生溝通無效的效果,我們也可能費盡心思去告訴孩子,這樣做是對的,但是孩子站在他目前的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就無法理解為什麼是對的。

更何況有時候就算我們是成年人也有情緒上頭的時候,對於這些孩子來講又何嘗不是呢,有時候他們可以冷靜下來講究規則和秩序,但有時候,他們只能夠讓自己的情緒去發洩出來。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講道理”到底重不重要

發脾氣對嗎?

前段時間看到過一句話,對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就是說在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收斂自己的脾氣,直到最後我們眼看著眼前的這個人,滿肚子的火氣都可以被壓下去,這才是長大。

也許對於成年人來講,成長就意味著一次又一次的壓抑自己的脾氣,那麼對於孩子來講呢,他們尚且沒有成長,發洩自己的脾氣是人的本性,人都有情緒和情感,情緒有時候是控制不了的情感才是可以控制的。

前段時間陪家長一塊去醫院裡面做檢查發現家長得了癌症,非常的難以理解,因為隨著技術的提高,我們都覺得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是通過仔細的瞭解才發現他就是長期的壓抑自己的脾氣,內耗太過於嚴重了。我又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憋在心裡面,所以最後就生了大病。

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要容忍他的脾氣,有時候發脾氣他是沒有害處的,我們一味堵塞他們反而會讓他們的脾氣變得更加怪,讓他們與我們的理解變得更加難。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講道理”到底重不重要

以身作則

有很多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是不會聽你說什麼的,他們把耳朵堵住或者就算不堵住自己的耳朵,在思考當中也以為自己堵住了,完全不在乎你說的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行為來告訴孩子他應該怎麼做。

從古至今,中國特別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以身作則,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當孩子耍脾氣不想上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邊與他溝通,一邊為他打扮,穿好衣服整理好書包,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家長可以幫一下。

等到他的情緒發洩完了之後,發現東西也準備好了,他自然就會去上學了,那麼這件事情很簡單就過去了。

再比如說我們不想讓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那麼家長看電視時間就不要過長,以前的時候我在屋裡面學習,家長開著電視的聲音特別大,還不能夠反抗,就給我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委屈因素,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這一點也是要注意的。

孩子的成長都是慢慢的培養,慢慢的學習的,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平衡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夠友好的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