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风起,古代石崇、沈万三、邓通等大富翁怎么金钱交易?

当我们正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时候:网络购物、线上交易,乃至现今数字货币风起,股市爆炒。可有没有想过,古代大富翁并不少,石崇、沈万三、邓通等巨富财富堆积如山。中产地主更如过江之鲫,随身带钱并不方便,尤其是在纸币发行之前。

那么古人是如何交易的?古代的银行又是怎么运作的呢?

最早的银行:源自唐朝的“柜坊”——开启存款业务

其实周代便已经诞生了赊贷业务的机构“泉府”,货币兑换业务也在春秋战国就已经产生。但银行的雏形却诞生于唐朝的“柜坊”,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货币贮藏、兑换、借贷,但这个时候的柜坊可不像现在的银行存款有利息,相反,得收取租金。而兑换、借贷等业务基本都偏安一隅,并不能跨区交易,所以还是很麻烦的。在唐以前,买卖交易大多用铜钱,数量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浩浩荡荡的货币押送队伍,或者改用价值更高的黄金等来支付。

数字货币风起,古代石崇、沈万三、邓通等大富翁怎么金钱交易?

唐朝再出一新业务:“飞钱”——开启汇票时代

为了解决无法跨区交易的困境,聪明的大唐人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一种新业务——飞钱!那什么是飞钱,就相当于现在的汇票,飞钱并不是钱,只是一种凭证。商人把钱交给机构,机构给商人凭证,商人回家后去当地机构取现,收取一定费用。对于当时尚未出现纸币的时代,金银铜币等贵金属较难携带,飞钱的出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再也不需要像汉代那样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人的货币押送队伍了。

数字货币风起,古代石崇、沈万三、邓通等大富翁怎么金钱交易?

北宋:最早的纸币诞生:交子——解放劳动力

宋代作为我国经济最繁荣的时代,贵金属货币的交易比较麻烦,显然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了:交子最初也只是存款凭证,后来随着宋朝市场经济的极大发展而发展为货币。

数字货币风起,古代石崇、沈万三、邓通等大富翁怎么金钱交易?

自此,随身带大笔资金的时代到来,交子的出现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而说到经营货币业务的机构,古时称为“钱庄”——经营货币兑换、存款、放款、汇兑业务,以明代钱庄最为鼎盛。基本都是收钱的业务,理财功能欠缺。

数字货币风起,古代石崇、沈万三、邓通等大富翁怎么金钱交易?

清代——票号产生——业务大发展时代到来

伴随巨商富贾的大量出现,清代开始出现了“钱庄的钱庄”——票号:票号大多由山西人经营。其主要经营对象是官府、巨商、钱庄,可以说是钱庄的升级版,其实力一般比钱庄更强。而经营富商巨贾的存贷差价收益成为了其一大业务来源之一。

光绪三十年——大清国家银行诞生

伴随清末国门大开,国外先进理念纷纷涌入,清政府也开始了自我改革,虽然不深层次的开展政治改革,但对经济还是稍微有点上心的。就在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中国最早的官办银行(大清户部银行)诞生。

数字货币风起,古代石崇、沈万三、邓通等大富翁怎么金钱交易?

自此,中国正式步入银行时代。

随手关注、点点广告,谢谢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