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歷史上,友邦給中國大陸保險行業帶來了兩次重大的改變。

一是1992年,保險營銷員制度由友邦保險引入中國大陸地區,此後,中國保險業也開始了代理制度,保險營銷由“坐商”向“行商”的轉變,保險在中國市場大力推廣。

二是2006年,6位投保人以合同欺詐對深圳友邦發起集體訴訟,事件險釀保險行業信任危機,隨後保監會出手整改,統一定義25種重大疾病。

今天來說下友邦今年主推的重疾《全佑至享2019》

友邦這家公司,知名度非常高,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保險裡的貴族,體現在市場上很多客戶有這種心態,我能買得起友邦的產品,我很自豪。這有點羊群效應了,很多人覺得品牌響亮,就買了,但對條款和這款產品究竟如何,只有朦朧的理解,並不深入,同時也體現了保險行業信息不對稱的現狀。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產品形態

重疾:100種分為4組,若附加多次賠付重疾險,最多可以賠付3次;

特定惡性腫瘤/現代病保障金:針對部分高發癌症和重疾,額外給付50%保額;

輕症:60種不分組,賠付6次,賠付比例20%、20%、30%、30%、50%、50%;

身故:100%保額;

老年長期護理金:每月給付1/120基本保額;

終末期保險金:100%保額。

產品並沒有自帶豁免。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六次輕症賠付,意義大嗎

前期輕症賠付比例低

輕症友邦賠付6次(20%、20%、30%、30%、50%、50%),對比市場上的產品來說,賠付次數是最多的,但是首次和第二次賠付比例太低了,雖然賠付次數多,但能把這錢全都拿得人是要有多頑強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第一次賠付一般都在30%或30%以上,如果友邦這款產品賠付比例掉過來,首次50%,那就是相當優秀了。

同時,主險是沒有帶上輕症豁免功能的(即是一旦患上合同上規定的輕症,往後的保費不用交),需要額外購買附加險才可以。


輕微腦中風的定義比其他家的產品更嚴格

輕症,所保的病重和條款,是由每家公司決定的,銀保監會並沒有統一規定。所以這裡的文章還是挺多的,友邦這款產品對於高發輕症是都有覆蓋的。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如上圖所示,輕微腦中風在輕症理賠中佔比是最多的,達到80%以上。但是《全佑至享2019》輕微腦中風的定義比其他家的產品更嚴格。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圖3.1 《全佑至享2019》的腦中風後遺症輕症條款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圖3.2 《長生福》的輕微腦中風輕症條款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圖3.3 《長生福》的腦中風後遺症中症條款

圖3.1與圖3.2對比,《長生福》的輕微腦中風對後遺症要求並沒有那麼嚴格,友邦相對嚴格點;圖3.1與圖3.3對比,《長生福》的中症和友邦的一樣,但是《長生福》賠付的50%,友邦賠付的是20%

隱形分組

雖然很多公司在輕症上都有隱形分組,但是《全佑至享2019》隱形分組確實比較多,而且保費還比人家的貴這麼多。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額外加錢的重疾多次賠付

重症多次賠付需要額外附加

《全佑至享2019》重症多次賠付是需要額外購買附加險的,主險並不包含,不過這也比**福好些,至少可以做到多次賠付,但是相對市場上的產品,別家的本來主險就包含多次賠付,已經比友邦的便宜了,現在還加上附加險,費率就更高了

高發重症分組不合理
高發重疾有6種,佔了重大疾病理賠的95%以上,但友邦分組不太有誠意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很多產品是把高發的惡性腫瘤單獨設為一組,但全佑至享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終末期腎病、重大器官移植術放在一起,大大降低了賠付率。

這意味著什麼?

假如第一次患了惡性腫瘤,那麼,即使後續患了終末期腎病、重大器官移植術等重疾,因為和癌症同組,也是沒有賠付的,這份附加的額外賠付重疾險也就起不到作用了。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賠付間隔長

針對重症多次賠付方案,《全佑至享2019》有兩個附加險,一個是重症分組多次賠付;一個是癌症多次賠付的。

重症多次賠付的間隔期為365天,而癌症多次賠付間隔期是5年;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先說重症多次賠付,友邦這款產品重症間隔期365天的,而市面上大部分多次賠付重疾險的間隔期是180天,全佑至享的間隔期還是比較長的。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再來看看癌症多次賠付的。

友邦這款產品設計的賠付間隔期是5年,而市場上有些產品規定惡性腫瘤的間隔期是3年。

臨床觀察和資料統計,大量的腫瘤患者的復發和轉移,大多數(佔80%)是在手術根治術後3年左右,10%是發生在治療後5年左右。

所以3年間隔期的設計比較符合癌症的復發週期,5年的間隔期幾乎是大大降低了二次賠付的概率。

捆綁意外保險銷售

長期意外保險的保障期到75歲,捆綁銷售雖然有坑,但意外保險是捆綁1年,第二年續保時候還是可以取消。

意外保障只是意外身故和意外殘疾,50萬保險額要700元/年,這價格,還不如意外險中的“愛馬仕”史帶百萬人生來得實際。

挺不錯的惡性腫瘤額外給付

針對特定高發癌症,《全佑至享2019》除了賠付重症的保額外,還會額外給付50%保額;

以50萬為例,若不幸罹患肺癌,那麼所獲得的賠付是:50+50*0.5=75萬元

友邦這款重疾,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保障的癌症是比較高發的,這個病種的設置還是合理的。

友邦全佑至享2019,輕症6次賠付,噱頭or創新?

寫在最後

或許有人說,友邦理賠好,但現在各家保險公司競爭這麼激烈,理賠作為客戶體驗的品牌展示面,其他公司怎麼可能不把這一塊做好呢?

友邦《全佑至享2019》這款產品,在與上一款產品《全佑惠享2019》的對比上,全佑至享確實有不錯的提升,保障更加的全面。但它的問題還是很明顯,輕症保障力度不足,重疾分類不合理,捆綁意外險,保費偏高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