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存款5万元?恩格尔系数达到“富裕”?网友:我又被平均了?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居民的存款余额为71.6万亿元左右,按照2018年13.95亿的总人口来算,

人均存款达到了5.1万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存款年底余额为1.5元、居民存款年底余额8.6亿元。70年后,作为“民富”重要指标的住户存款突破70万亿元。这意味着2018年的居民存款总额为40年前的3400倍,人均存款为40年前的2300多倍!

在30多年前,“万元户”还曾是划定富人的标准,如今可以说,这个词已经成为历史。

恩格尔系数下降近40个百分点

回顾70年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88倍,代表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下降近4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存款实现从1到万的指数式增长。


人均存款5万元?恩格尔系数达到“富裕”?网友:我又被平均了?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估计是,个人或家庭恩格尔系数在19%及以下为最富裕;20%~29%为富裕水平;30%~39%为相对富裕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在50%~59%之间为温饱水平;60%以上为贫困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1978年下降35.5个百分点,已经达到上述标准的富裕水平。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1957年下降35.6个百分点,也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


人均存款5万元?恩格尔系数达到“富裕”?网友:我又被平均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居民商品消费主要以满足吃、穿等基本生活需求为主。1957到1978年20年间,恩格尔系数不降反增,从65.7%上升到67.7%。

改革开放之后,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1983年跌至59.4%,进入温饱水平,2000年继续下跌至49.1%,达到小康水平,2012年到39.3%,达到相对富裕水平。

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这是中国恩格尔系数首次由“3字头”时代迈入“2字头”。2018年,恩格尔系数再创历史新低为28.4%。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认为,我国在恩格尔系数上达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或者说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

“富裕”的真相是什么?

虽然我国居民目前的存款要比40年前高太多,但如果从实际的购买力来说,肯定是没有高出那么多的,因为有通货膨胀的存在,钱是在不断地贬值的。根据过去40年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现在的5.1万元,差不多只相当于40年前的7700元左右。

此外,虽然我国目前居民的人均存款有5.1万元,但由于大量的存款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大部分人其实是被平均了的。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前十大私人银行的资产规模就超过了9.6万亿元。

我们知道,私人银行其实就是为高净值人群服务的,其开户门槛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虽然这部分人在我国近14亿人口只占很少数,但却有较大数量的资产,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只有被平均的份了。别的不说,就问现在30岁以下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的存款能达到5万元以上呢?


人均存款5万元?恩格尔系数达到“富裕”?网友:我又被平均了?


不少年轻人表示,工资涨幅赶不上物价上涨,只靠工资已经养不起自己了。的确,在中国,一个人的收入,可能90%是靠工作,只有10%是靠理财获取收益。而在美国,一个人的收入,50%是靠工作取得报酬,而另外50%是靠理财取得收益。相比较之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国人民截然不同的理财观念。

理财就如同走路、说话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能力,都是需要耐心地学习和实践的。

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异彩纷呈,许多关于理财的课程亦走下专业领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如果你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那就说明你已经落伍了,在这场金钱游戏中,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竞争者。

更多财经资讯,欢迎搜索“KVB史经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