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雙膝蓋壞掉?是什麼原因

  中年人不可避免地會患病,所以保持健康和養生是必要的。

  據新聞報道,58歲的李女士八年前患上了糖尿病。她親愛的丈夫一直和妻子一起“減糖”,堅持每天步行10公里。

  她們倆每日都留意自身的血糖值和心臟功能。

  但是10年後,血糖和心臟沒有大問題,沒想到膝蓋先壞了。

  隨之年紀的提高,夫婦的骨節慢慢出現痛疼和發脹,併發作,嚴重影響了她們的生活起居。

  檢查後,這對夫婦的膝關節嚴重變形。原因是因為-“暴走”!

  百分之80的膝關節損傷都與過度運動有關。

夫妻雙雙膝蓋壞掉?是什麼原因

  臨床醫學上,80%-90%的膝關節損傷是由過多健身運動造成的,除開因年紀提高而身患退行性變骨節病症的病人。

  不正確的鍛練會造成膝關節提早“離休”。

  人們的膝蓋骨表面有一層肋軟骨,能夠潤化、消化吸收衝擊性、降低磨擦和維護骨節。

  然而,軟骨也可以磨損。隨之年紀的提高、過多應用或外界損害,肋軟骨表面將已不光潔,這將造成難受的磨擦感。除此之外,滑膜含有神經系統,痛疼和發炎會隨之而來。

  的確,走路對你的身心健康有益處,可是你務必要正確的走路!

  那麼,你不可以鍛練嗎?當然不是!

  而是選擇一些對膝蓋損傷較小的運動,尤其是老年人!

  1.步行步數:6000步

  大家常說“走一萬步”,但中國飲食文化手冊提議每日走6000步。

  6000步比較安全,萬步只是為了方便記憶。

  你能走多少步取決於你的實際情況。沒有必要太死板;我們應該循序漸進。要考慮到有氧運動的安全係數和實際效果。

  如果你覺得不舒服或累,建議停止鍛鍊。

  2.步行時間:至少30分鐘

  行走速度可分為:

  慢走(70~90步/分鐘)

  中速走(90~120步/分鐘)

  快走(120~140步/分鐘)

  極速走(140步以上/分鐘)。

  具有一定運動能力的老年人每次可以適度或快速行走30-40分鐘,可以進一步增強心肺功能。走路以微微出汗為宜。

  3.步行場所:公園或塑膠場地

  最好在公園、體育場和其他遠離道路的安靜乾淨的地方散步。最好是應用塑膠路面,防止在硬實的路面上走動,如混凝土地面和瀝青混凝土,也防止在陡坡或樓梯上走動。

  因為這種地方對膝蓋骨的工作壓力,膝關節部位非常容易損傷。

  4. 走路姿勢:抬頭挺胸

夫妻雙雙膝蓋壞掉?是什麼原因

  最理想化的走動姿式,腦部應當是豎直的,不必盯住腳,一定不可以包括胸部,可是胸部要站立起來,另外縮緊小肚子和殿部,最好是讓手臂略微彎折,大自然地隨之腳步晃動,主要表現出節奏性。走路時有意識地調整呼吸,建議三步呼吸一次,三步呼吸一次。

  5. 走路準備:一定要拉伸

  走動前最好是原地拉伸5-10分,以提升骨節協調能力。

  快步走後,你還應該做放鬆和伸展運動。

  6. 走路裝備:鞋底要微軟有彈性

  行走時你務必挑選一雙舒服的靴子,因為行走時對腳掌的衝擊性就是你體重的1.2~1.5倍。

  一雙軟底運動鞋能夠減輕走動時腳掌的工作壓力,維護膝關節免受損害。選購規範是:“,應當能更隨意地彎折,穿上兩步,鞋底有輕度的延展性但不必過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