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你可能聽說過“留守兒童”,但卻不一定了解目前中國每5位孩子,就有一位面臨這樣的命運。


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中產階級孩子來說,“長大”是在父母的陪伴和見證下進行的,但對於大山深處的留守兒童,他們沒有完整的親情、沒有父母的照顧,一生中,或許只有千分之一的時間能與父母相見。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他們在小小年紀開始“一個人”的生活,30%的留守兒童無法跟爸媽打上一通電話,一半以上覺得自己沒人關心。


對於這些留守兒童來說,長大,是在爸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進行的。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人間世》團隊打造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第三集

對話框回覆“長大”,獲取資源鏈接


看到這裡人們不禁擔心起這些孩子的命運,而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長大》系列中,我們卻在內心的不安情緒中找到了一絲希望。


就是這份如同鑽石一般珍貴的信念,在這個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截止發稿,《人生第一次》

已在騰訊視頻創造了超過2885萬次的播放量

對話框回覆“長大”,獲取資源鏈接


在《人生第一次·長大》中,記錄了一群雲南省漭水鎮的留守孩子,他們通過學校的“詩歌”必修課,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人們發現,這些孩子即使生活在貧瘠的土地,內心依舊盛放著最純淨燦爛的花朵。


詩歌到底能有多大的力量我們不得而知,但以教育的方式給予彼此精神上長久的關愛,將會是人類戰勝一切的動力。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在位於雲南省的漭水鎮,這裡有一群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


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從小被迫和家人分離,過早地長大,過早地懂事,不哭不鬧,也不太會表達。


漭水中學的於校長說:“這裡的孩子,太安靜。”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漭水中學一共有811名學生,只有一半能夠考上高中,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讀書,是走出大山的唯一依靠。


但就是這樣一個亟待應試教育的地方,這所中學卻嘗試將詩歌作為一門必修課引進課堂。


一些人聽到這個計劃後會有些遲疑:這真的有必要嗎,會不會太形式主義?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畢竟詩歌既於高考無益,更無法改善這些孩子們貧困的生活,與其談論這些風花雪月,不如給些實際的物質幫助。


但於校長不這麼認為,從4年前開始,他就一直支持著一個叫“四季詩歌行動”的校園詩歌課程。課程推行一年後,於校長告訴“是光四季詩歌”公益組織,以前不服管教的小孩自從學會了寫詩,就很少去砸玻璃了。


於是,又在一年後,這家公益機構把“會寫詩的孩子不砸玻璃”作為自己的口號。他們相信,即使生活在貧瘠的土地上,這些孩子的內心依舊盛放著最純淨燦爛的花。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從此,詩歌就成為了孩子們情緒的一個宣洩口,以及他們回應腳下這片土地的另外一種方式。


施應鎖,今年12歲,他是班級裡個頭最小的孩子,性格靦腆,總是沉默寡言。


對於小鎖而言,校園的集體生活是無比陌生的,總是一個人放牛的他,比起和同學們的相處,他更習慣和家裡的那頭牛待在一起。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一天,老師帶著他們去校外採風,作為第一次詩歌的啟蒙。感受迎面吹來的風和陽光的溫柔,這群孩子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很多同學都在那堂課上都分享了自己寫下的第一首詩歌,但直到這堂課結束,小鎖也沒能寫出屬於自己的詩歌。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只是,等到小鎖週末回家的時候,看著眼前熟悉的大山,僻靜的小道,層層疊疊的樹影,和潺潺流動的溪水,小鎖覺得,眼前的大山,哪裡有點不一樣了。


那天的午後,聽著陽光灑落的聲音,小鎖完成了他的第一首詩歌:


閉上眼睛的時候,

我看到了綠色的風,

它撫綠了山林樹木,

燙金了我的小牛,

親吻了家裡的白牆,

染黃了阿爹的苞谷,

但,我不會把風變色的秘密告訴你。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那是小鎖第一次用心的表達,但他沒有讀給父親聽。


因為無論是在家務農,還是在外地打工,詩歌對大人們來說,都是有些遙遠到飄渺的東西。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穆慶雲,12歲,小鎖的同班同學,兩年前她就一個人生活了。父親因故去世,母親為了供養兩個孩子讀書,只能遠赴廣東打工,過年也不能回來。


在慶雲的心裡,遠在他鄉的媽媽,是既思念又委屈的存在。她明白生活的不易,卻無法停止對家人陪伴的渴望,和所有留守兒童一樣,她內心最期待的,不是富裕的生活,而是愛和陪伴。


夜幕降臨,老師將孩子們召集在篝火面前,要求大家一起討論:十年之後的你,會成為什麼樣的爸爸或者媽媽?你想要教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慶雲說:“我想做一個自私的媽媽。我會教我的孩子,把自己的愛留給自己的孩子。”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隔了兩天,在書桌前做功課的慶雲接通了和媽媽的視頻,相隔千里,幾句寒暄,小女孩說話的聲音不自覺地哽咽。


她忍了忍眼角的酸澀,對媽媽露出一個微笑,說:“媽媽,我給你朗誦一首詩,我寫的第一首詩。”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電話那端媽媽良久不說話:“女兒,真的對不起。你原諒媽媽吧。”


慶雲笑了,她和媽媽約定,以後每個禮拜都給媽媽讀一首詩。


你看,原本安靜的孩子,通過詩歌,找到了情感表達的密碼。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鄉村裡的詩歌實驗還在繼續,未來會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其中。地域、貧困、孤單...這些遠不能阻隔孩子們內心最真摯而詩意的光芒。


詩歌就像是一個翻譯器,當這些孩子有感情的時候,就能夠通過詩歌表達出來。也正是它,讓遠在大山之外的我們,看到了這群閃閃發光的孩子。


在他們的眼裡,黑夜像愛一樣覆蓋一切。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宇宙是一團爆炸的煙火。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仲夏有著自己的小情緒。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長大發生的默默無聲的每一刻。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在電影《死亡詩社》裡,當文學老師約翰·基汀帶領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他們由此獲得了另一種打開世界的方式。


文字蘊含著改變的力量,教會他們思考與求索,勇敢地追問人生的路途,是這股力量喚醒了他們對於夢想的渴望,這份渴望帶領他們尋求改變。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豆瓣


詩歌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但它可能改變一個人。


大山裡的孩子,或許終其一生也無法走出去,實現人生的遷躍,但他們在詩歌裡找到了看待人生、解讀世界的另一種方式,這一切,已經足夠有價值。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寂靜的孩子,

亟待聆聽的聲音


如果我們近一步探尋詩歌的意義,它或許這是通往孩子內心真實世界的鑰匙。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於留守兒童的印象和概念,幾乎是統一而固化的。他們的形象多半沉重而又沉默:他們在主流之外,亦在話語權之外,更多時候,他們不想說、不會說、也不敢說。


沒有言語,所以缺少理解。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攝影師 趙俊霞


據統計,2019年,我國父母皆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人數達到了902萬。


這些早早經歷人生苦難的孩子們,一般會被看成是缺乏關愛的、缺少管理的、容易產生問題的群體。就連我們注視他們的方式,通常也是“隔離”的、片面的、充滿距離感的。


大家還記得芒果臺播出的綜藝節目《變形計》嗎?


這檔連載超過十年的節目,打造了叛逆富二代和乖巧窮孩子 “互換人生” 的節目模式,希望能讓不同家境中成長的孩子體驗不同的人生,傳播正確的教育理念。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芒果TV


但在節目播出之前,觀眾們似乎預先留給了這些孩子們一些設定和期待,比如:城市的孩子就該嬌氣任性、叛逆乖張;而農村的孩子總是懂事早熟、性格孤僻脆弱,像野草一樣生長。


在此前十幾季節目中,《變形計》的主人公都是走的“城市問題少年+農村貧困乖小孩”的人設,直到一個小女孩的出現,打破了這道標籤。


農村孩子的媽媽三年沒有回家,留下哥哥張水富獨挑大樑,照顧7歲的妹妹張水麗,兩個人相依為命。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網絡


當哥哥去到城市時,獨自一人迎來“新哥哥”陳新穎的張水麗情緒崩潰了。她大哭大鬧、嘶吼賭氣,不時用言語刺激陳新穎,一言不合就掄起棍子要打人,面對一個外來者,張水麗積極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抗拒,“彪悍行徑”讓圍觀群眾送上一句尊稱:“社會麗姐”!


如此“反套路”的人物形象完全不符合大家對於一個農村孩子應有的“期待”,它展現了留守兒童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卻迎來了很多人的嘲笑戲謔,被放置於娛樂化浪潮的中心。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網絡


哥哥張水富曾哭著打電話給媽媽說:“媽媽,你永遠都別回來了,我都長大了。”但哭過之後,還是拉起妹妹的手,繼續艱難的生活。


而作為留守兒童的張水麗,缺少父愛母愛,更缺少正確的三觀引導,不懂得自我表達,更不會合理地宣洩情緒。那些“囂張跋扈”的舉動,隱藏著濃重的不安全感。


在電視節目中,這些內心的曲折都被弱化、乃至忽視了,不論是短暫見到大城市的哥哥,還是被迫迎接新成員的妹妹,節目裡交換的留守兒童就像是被精準設定的商品,寄託著圍觀者一點無謂的憐憫,被剝奪安靜的生活、丟進繁華的城市、再拖回不變的現實。


節目中的“感動橋段”看上去更像是對農村孩子苦難生活的一種變相消費。

畢竟和城市孩子短暫“憶苦”比起來,農村孩子長久“思甜”所要承受的心理落差和衝擊要大得多。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網絡


類似的短期公益節目,形式主義的靠近,對於留守兒童們來說,更像是一種傷害。


綜藝節目《極限挑戰》曾安排節目嘉賓接觸留守兒童,通過短暫的陪伴,嘗試讓他們打開心扉,吐露心聲。


但攝製組浩浩蕩蕩地來,又轟轟烈烈地去,嘉賓們在獲取孩子的信任之後抽身離開,只留下孩子不無遺憾的一句:“一天很快。”


得到又失去的孩子重歸現實,內心依然孤獨,未來依舊無解。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網絡


作家袁凌說:“與兒童有關的各種社會課題,往往停留在觀念層次上。少有人真正去接近和傾聽這群孩子,瞭解他們現實和內心的缺失在哪。”


在生存面前,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被一再忽視和壓縮。只是,在“留守兒童”這個標籤之前,他們首先是一群純真可愛的孩子,比起物質上的支持,這些孩子可能更需要精神上長久的關愛。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為了我自己而寫詩”

圖片來源自網絡


留守兒童並不是一個抽象的群體,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在他們被標準化的社會教育形塑的同時,同樣有著獨特的個性和多樣的需求。


我們或許可以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改變他們的居住環境,但站在空曠房間裡的,依舊是那隻孤單的身影,還有那顆塵封、不敢言說的內心。


豆瓣9.2分《人生第一次》傾情記錄:會寫詩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圖片來源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沒有一個孩子理應是寂靜的。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都是一條奔騰的瀑布,走進他們,就能聽到生命喧騰的聲息,感知無處不在的溼潤。


詩歌,正是我們傾聽這些孩子內心世界的一道橋樑。“只有當一個孩子觀察這個世界的內在視角改變,未來才會有更大的力量去改變外部的世界。”


本文轉自:精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