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插圖修訂第14版)》經典語錄讀書筆記摘抄分享

《溝通的藝術》本書既關注有關人際溝通的理論介紹,也加入了豐富實用的閱讀材料。7大專欄、超過100篇文章,讓你可以輕鬆學習和應用書中的溝通技巧。新增超過50部熱門美劇、電影和真人秀的...


《溝通的藝術(插圖修訂第14版)》經典語錄讀書筆記摘抄分享


1、在低個人化的溝通場合,主要依據社會規範作為溝通的準則

2、品質性的溝通關係則講求獨特的規範與社會角色,比如我們在某段關係中會偶爾和同伴互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但也許在另一層關係裡我們會盡量避免觸怒對方

3、人際溝通的獨特性使其對每段關係來說都是無可取代的,這項特徵告訴我們,為何當一段親密關係或感情由濃轉淡時我們會如此難過,因為我們都知道它是不可取代的,無論身邊有再多的朋友、親人,都沒有一段關係能給予我們像那樣的感受。

4、如果我們陷入這種刻板印象,我們便會尋找單一事件或行為,來支持我們這些不正確的信念

5、不同種族的彼此溝通最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

6、刻板印象有時也不是出於壞心眼,而是源自好意或只是常識不足

7、當人們知道一個人正、負兩方面的特徵時,人們傾向於受到較不討喜的那些特性所影響

8、形成第一印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能提供的最好的忠告便是:保持開放的心胸,當發生的事證明你錯怪對方時,要願意改變當初的判斷

9、女性在對話的表現上比男性更加變化多端

10、有時候傾聽者的最佳反應只是順水推舟地讓說話者自己繼續話題。借力使力牽涉到使用沉默和簡短的言論來鼓舞對方多說一些話,讓對方藉由這個過程自己協助自己解決問題

11、揭露自己的重要信息有助於建立喜歡的關係

12、滿意的袒露的關鍵在於互惠:你所揭露的資訊量與質跟對方要取得平衡。第二重要的因素是時間,某些人的時機選擇錯誤,往往會帶來錯誤的結果,這種錯誤有可能是很不明智的行為

13、交換的過程看起來是冷酷和計較的。但是在某些類型的關係中看起來也頗合常理。一段良好的商務關係經常建立於宴會的幫助,有時友誼的建立也是出於一種非正式的交易“我不介意聽你談論你的愛情生活的高潮和低潮,因為當我的房子需要修理的時候你救了我。”就算在親密的關係中,也有交換的元素存在。朋友和情人通常會容忍彼此的怪癖,因為相較於他們所得到的舒適和愉快感來說這一點點的不愉快是值得接受的。

14、分享太快又太多的信息通常是個冒險的行為,研究顯示:在大多數的關係中自我袒露的過程都是漸進式的,在初期階段大多數交換的信息都流於膚淺,當雙方進入強化階段、整合階段或結合階段的關係中,自我袒露的比率隨之增加,但也不是所有情境都一樣。假如我們認為別人給出的對待之道合乎我們的期待,我們就會覺得滿意,過度與不及的相待之道我們都會覺得不對勁。

自我袒露必須同時兼具正面與負面信息。從頭到尾只聽到愁雲慘霧或怨天尤人的抱怨是很煞風景的事。事實上,一直都在揭露負面信息的人通常會被視為“適應不良”。

15、有些時候單向的自我袒露是可接受的,多數情況下這都包括正式的治療關係。在這種關係中,當事人通過專業訓練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你不會期待在看病的過程中聽到醫師談他自己的傷痛。

16、能否在溝通中合理且清晰地表達情緒,是影響溝通質量的關鍵之一。

17、檢查、核驗自己對某個事實、某個人的認知是否正確,是開展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

18、語言不只是用來幫助交換信息和了解彼此的媒介,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以及我們對他人所持的態度。

19、只講事實,避免使用意見性和推論性陳述,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溝通衝突。

20、在與他人或者團隊的溝通過程中,多詢問別人的意見,能夠有效表達對別人地位和作用的承認,有助於收穫更多的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