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宝宝的吃喝拉撒睡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特别是我的一个朋友宝宝刚满月,就遇上好几天没拉粑粑的情况,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宝宝便秘拉不出了,这要怎么办啊,要不要用开塞露呢,一下子六神无主。她婆婆却在摸摸看看宝宝后说,没事呢,宝儿这是在攒肚,不需要用药。


其实宝宝好几天不拉粑粑的情况有很多,像便秘,也有可能是“攒肚”,妈妈们在遇到宝宝不拉粑粑的时候,要区分清到底是什么情况才能更好的去护理,解决宝宝问题。

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攒肚?便秘?

攒肚,其实是一种民间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攒肚是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提升而造成的正常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当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就出现了攒肚现象。

攒肚其实是好事,意味的宝宝吸收好,消化系统逐渐完善。

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便秘是婴儿经常出现的病症,是指孩子的大便又干又硬,且排便隔的时间比较久,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可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疾病引发的。前者调整饮食结构就好,后者就要去看医生了。


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


1、看时间

攒肚通常是发生在满月前后到2个月左右的时间段里,有些宝宝攒个十天八天,也有宝宝会持续半个月或者一个月,都是因人而异,只要是宝宝的消化好就不用紧张。一般来说,六个月后的宝宝就不会出现攒肚现象,此时可以直接确定是便秘。

便秘在宝宝成长的任何阶段都会发生,如果宝宝排便间隔超过2天(48小时),就是便秘了,这里要各位宝爸宝妈注意的是,即使宝宝每天都排便,但是大便形状干结,同样是认定为宝宝便秘了。

如果出生后宝宝二十四小时都没有胎便,有可能是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这时宝妈宝爸们要及时让医生诊治。

2、看粑粑形状

攒肚宝宝排出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呈牙膏状,没有硬块,量不多,没有特殊臭味,排便过程很轻松顺畅。


便秘宝宝大便干燥,水分含量少,表面偶尔粘有血丝,部分便便呈颗粒状,又大又硬的便便甚至会造成宝宝肛门开裂出血,宝宝排便过程比较困难,排便时哭闹不停,表情非常痛苦。

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3、看宝宝状态


攒肚宝宝能正常吃奶和睡觉,不会烦躁不安,不会无故哭闹,肚子不发胀,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整体看上去一切正常。

便秘宝宝的心情欠佳,胃口也不好,晚上睡觉不安稳,排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肚子看上去鼓鼓的,左下腹摸上去会有硬硬的感觉,那些就是没能排出的便便。

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如何应对宝宝的便秘


1.清晨给宝宝喝一点温开水,能帮助肠胃蠕动。

2.宝宝洗澡的时候,以宝宝肚脐为中心,顺时针帮宝宝做腹部按摩。

3.让宝宝平躺仰卧,抓住宝宝的双腿做屈身运动,要注意力度的把握。

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4.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宝宝脾胃容易不适,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母乳喂养的宝妈要少吃肉类,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和水果。

6.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见效的话,可以每天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垫上软纸,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轻轻推按肛门,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但是,不建议长期使用这种方法(包括用开塞露)以免孩子产生排便的依赖性。

如何区分宝宝“攒肚”和“便秘”,该怎样去应对?

其实攒肚和便秘还是很好区分的,如果宝宝攒肚的话父母可以不用过度紧张,如果是便秘的话,宝爸宝妈们也不要关心则乱,不要随意去使用药物,例如让宝宝喝益生菌和用开塞露,必须要得到医生的同意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