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起航!

10月22日,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

前往南极执行中国第36次科考任务。

“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雪龙”号从上海启航。图/视觉中国

本次考察实施两船四站考察任务。此前,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已于10月15日从深圳出发首航南极,这次“雪龙”号的起航正式开启了中国极地考察“双龙探极”的新格局。

“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雪龙2”号驶离深圳蛇口太子湾游轮母港码头。图/新华网

“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本次考察队由来自105家单位的413人组成。

其中,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朱孔驹湖北省气象局的祝伟随“雪龙”号前往南极中山站,开展走航大气成分观测和气象观测,同时进行航行气象预报保障服务工作;

“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雪龙”号队员合影(祝伟,后排左起第三人;朱孔驹,前排右起第三人)。

“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气象工作人员在“雪龙”号上安装调试气象仪器。

气象部门派出的另一位考察队员、黑龙江省气象局的罗斌祥将于11月底飞往南极长城站进行为期一年的长城站气象观测工作。

据悉,“雪龙”号将在11月下旬与“雪龙2”号在南极汇合,一起开进中国南极中山站进行作业,之后两船分别进行科考作业——

  • “雪龙2”号继续开展南大洋宇航员海综合考察和长城站考察,预计2020年3月下旬回国;

  • “雪龙”号继续开展罗斯海和阿蒙森海工程和科考作业,随后前往戴维斯海、普里兹湾、中山站作业,预计2020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

到达中山站后,朱孔驹和祝伟将执行长达12个月的气象观测和大气成分观测任务。

“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气象部门选派的南极科考队员祝伟(左)和朱孔驹(右)。

除了常规观测和仪器维护外,还将在中山站增设LGR-一氧化碳/氧化亚氮监测仪和太阳光度计,进一步提高该站的观测能力。

与此同时,考察队员将开发调试软件,实现中山站气象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部分数据的实时显示。

除了常规任务外,本次考察将新建宇航员海和阿蒙森海业务化观测系统,充分利用船基、冰基、海基、陆基、空基等平台,通过开展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生态等多学科联合观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期待本次南极科考收获满满!

祝福勇士们平安顺利归来!

“雪龙”号启程赴南极!两名气象人随队保障并开展气象观测!

来源 | 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 | 王玫珏 郭晓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