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近日,德国“莱茵金属”集团宣布其已经就“山猫”步兵战车参加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招标,在招标截止日2019年3月1日之前正式向澳大利亚官方提交了竞标方案。根据计划,“陆地400”第三阶段招标将在2019年第三季度进入正式的招标阶段,在经过12~18个月的车辆测试和评估期之后,大约到2020年第三季度,各竞标入围者根据澳大利亚的要求,为第三阶段竞标中的每中车型各提供三辆样车。然后再大约经过一年左右的谈判期,大约在2022年早先时候澳大利亚正式公布最终竞标成功者。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在大约了解了“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的大致时间点之后,我们就能明白此前谣传韩国韩华公司的AS-21步兵战车赢得竞标就是个假消息,真正的竞标成功者要到2022年才知道是谁呢!

其实在这个假消息的背后,我们是能理清楚各大军火厂商竞争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的一些事情。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其实他们对于选什么样的战车并没有什么概念。因为无论是从潜在威胁和澳大利亚军队的体量来说,无论什么战车都不会有正经参战机会的。他们唯一考虑的是,这些车能不能用在未来可能的地区干涉和维和行动中去。在澳大利亚的某些政客眼里,参加维和是提高国家影响力的事情关乎到脸面。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然而澳大利亚也并不是什么中东土豪,没有那么多的现钱去外国买买买,所以只能开放市场以合作为名,找个军火商在本地合作,将有限的资金烂在自己的锅里。这样既能拥有先进装备,又能用投资国防的钱来创造就业拉动经济。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对于各个国家的军火商来说,他们也知道僧多粥少的道理。虽然他们手里的东西很好,但是如果不能持续变现的话,就是一文不值的。因此他们也愿意将自己手里的好东西拿出来与客户分享。只要自己将知识产权严格的控制在手里,无论客户怎么折腾都是不怕的。对于客户来说花大的代价抢到军火商手里的核心技术,其实不如与军火商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组团去找银行融资来的舒服呢。这样一来,只要最终能出东西大家都能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先前韩国人很高调的说自己能赢,其实是这么回事。韩国人花大的代价攒出来了K-21步兵战车,然而没几年其性能就比较一般了。为了满足韩国陆军未来的需要,韩华公司开发了更新的AS-21战车。AS-21较K-21的技术跨度很大,其成本对于韩国陆军来说是非常高昂的。韩华公司希望未来能有一家客户能与韩国陆军一起来分担成本。这样的话,对于韩国陆军来说拉低了采购成本,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又可以大大压缩项目周期,降低项目风险。因此,不管韩国人爱吹牛的毛病有多么的搞笑,澳大利亚人对于韩华公司的态度还是要包容的。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不过在本炮霸看来,不管韩国人怎么折腾,真正厉害的是美国的通用公司和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通用的阿贾克斯已经开始交付英国陆军,其成本的高低和使用的可靠性都是摸得着的。并且通用公司已经承诺马上可以开发出澳大利亚所需的变型车辆,此外通用公司还在新南威尔士等地已经拥有了生产基地。对于莱茵金属来说,其已经赢得了“陆地400”第二阶段的竞标,山猫系列是可以和拳师犬共用炮塔和并线生产的,而后者以及炮塔的生产线已经在布里斯班开始了建设。山猫系列的模块化设计还可以简化变形车辆所需的开发和生产周期,为澳大利亚节省成本。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在“陆地400”竞标中,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澳大利亚非常反感无人炮塔,认为其实不可靠的。不过本炮霸以为,这个可靠和不可靠只是用户的主观臆断。比如之前在泰国卡车炮的竞争中,泰国军方认为液压和自动化的操炮是不可靠的,硬要保留人工操炮的备份,于是他们把法国人的“凯撒”踢走,选了死大死大的ATMOS 2000。每当卡车炮准备射击时,矮小的泰国士兵都要爬到一个专门的平台上来进行ATMOS2000的操炮和瞄准。由于澳大利亚的主观好恶,使得天下名门的德国美洲狮重型步兵战车无法参加竞标,难道这不好笑么。

澳大利亚“陆地400”第三阶段竞标背后的“买买买”逻辑

最后,本炮霸想说,武器竞标这个事儿,各位没必要太纠结。客户能看得上的军火商,自然谁家的东西都不会差,纸面上的优劣不是影响竞标结果的主要因素。无论最终阿贾克斯和山猫谁赢,都不影响其步兵战车先进性的,大家大可以淡然看待。之前因为某次竞标的成败而对VT-4坦克大肆吹捧或者极度贬低还是不要的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