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什么是“无明”

现在来梳理前面说的,佛陀认为我们这些凡夫之所以轮回于生死,不能涅槃的原因就是糊涂,这个糊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死死抓住一个在佛陀看来根本就不真实的真实世界。第二,就是因为我们死死抓住了第一个,而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我们见不到佛陀所说的真正的真实。

对于这两个错误,佛教有两个专有名词来表述它。第一个错误,这个世界本身是不真实的,但是我们强给这个世界加了一种真实性。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所以叫增益。第二个错位,进不到佛陀认为的真正的真实,这个错误叫损减。学习和论证佛法的历程就是解决这两个错误的过程,一步步的走向佛陀所说的“不增不减”。

这个增益与损减的错误,在佛教里面有一个专有的名词表达它,这个词在范文里面是avidyā,翻译成汉语,就是“无明”。所以我们这些凡夫也叫“无明所障”的凡夫,我们心中有一片乌云,一片黑暗,这片黑暗障碍着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因为见不到真实世界的真相,我们当下的一切行为就是背离的,这里的行为包括三个方面:所做,所说,所想,佛教里面叫身、口、意。而佛陀又告诉我们这些背离世界真相,背离真实的行为,可以很快就结束了,但是这个行为会产生一股强大的,无形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范文叫karma,翻译成汉语就是“业力”。我们在这个业力的驱使下,我们朝着真实的世界前行,但是因为我们无明所障,很快又回到远点,于就是就出现了,造业---前行----又造业---又前行,生生世世轮回不止。

佛陀认为我们轮回于生死的原因是无明,而无明的后果就是见不到真实,那么就可以理解为佛陀给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打破无明见真实,只要我们能够打破无明见真实,我们就会去向解脱,去向涅槃。所以打破无明见真实是佛教教理的一句纲领性表达。

既然要打破无明见真实,佛陀告诉我们说,虽然我们凡夫被无明所障,但是我们也又另外一面,那就是我们具备打破无明的能力。这个能力凡夫是普遍具备的,这个能力在梵文里面叫:Prajñā,,这个词我们翻译成汉语就是金刚经名字里面的那个词“般若”。在汉传佛教里面这个词约定俗成读般(bo)若(re)。般若这个词的法意很深,在佛教里面经常都能看见它,它表达了我们凡夫的两面性,一面是“无明所障”,另一面是我们虽然“无明所障”,但是我们又具备打破无明见真实的能力。

般若这个词在汉传佛教里面,有时候勉强把他翻译成智慧,但是这个智慧又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基于智商而表达的这个智慧,基于智商而表达的智慧在佛教里面叫世智辨聪。不是佛教要说的智慧,佛教所说的智慧是我们凡夫打破无明见真实的智慧,那么有时候为了区别,我们在这个智慧前面加个大,叫“大智慧”。

所以佛陀认为打破无明见真实,就是我们拿般若,拿大智慧这种能力,把这个能力调动起来,用这个能力去打破无明。一旦我们打破无明了,我们就去向解脱了,我们就菠萝蜜了,就过河了。到此般若波罗蜜,就明白了。这是金刚经名字里面的两个非常关键的词语。也是表达佛教核心思想的词语。

佛教之什么是“无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