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按我們以前學的歷史常識,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因為慈禧的昏庸和李鴻章的無能,然而真是這樣嗎?其實這還真不是他們的主要原因,我們不否定慈禧和李鴻章對甲午戰敗的影響,他們也有責任,但主因其實在光緒,光緒對甲午戰敗要負直接責任。各位看官聽到這話可能要笑了,都知道光緒不過是一傀儡皇帝,沒有實權,甲午海戰跟他能有多大關係。

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如果真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光緒其實在年滿18歲後就親政了,慈禧也很看好和信任光緒,逐漸對他放權,到1895年時,光緒已經掌握了很大的實權,朝廷大事,除了很關鍵的事物外,基本都有光緒做主,而甲午戰爭正是由光緒指揮的,而我們一直罵的慈禧,反而並沒有插手這次戰爭。哪怕最後戰敗,慈禧也沒有收回光緒的權利,只有到了1998年,光緒百日維新時,光緒和康有為等資產階級改良派觸碰到慈禧等守舊勢力的利益,光緒才失去了慈禧的信任,並被囚禁。好了,前話講的有點多,下面就開始我們正式的故事吧,看看甲午戰爭背後的光緒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五月二日,紫禁城乾清宮中,一張大案上攤著一份條約文稿。25歲的光緒一遍遍地繞著大案急走,時而停下來,望一眼那份由李鴻章從日本馬關帶回來的條約。一聲沉重的嘆息後,他坐了下來,舉起毛筆,飽蘸朱墨,顫抖著在文件上籤下了一個大大的“允”字。

回想一下,這場戰爭的發生及結局,與光緒的性格、才識無不密切相關。

光緒十五年二月初三,光緒宣佈親政。對於大清帝國的無數臣民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和期待的時刻。自從28年前咸豐死後,大清帝國一直沒有男主人,慈禧太后對光緒也不無期待。光緒是個好學的皇帝,對書籍的興趣發自內心,有資料記載,在宮中慶典演戲之時,他常挾一卷書,找一個僻靜的地方閱讀。他以恪守孝道聞名,對慈禧太后和師傅的話奉之唯謹。慈禧太后雖對光緒的個性從未喜歡過,但仍認定他已經是個合格的繼承人。

在親政的頭幾年,年輕的光緒並沒有給大清帝國帶來驚喜。帝國政治如同一架上好了發條的鐘表,一切都按照慈禧太后執政時的成例運行,他並沒有多少自由發揮的空間。因此,光緒期望一個契機一展身手。

光緒二十年七月,一封來自異國的電報讓大清帝國的政治神經一下緊繃起來。這封電報的內容是:清、日之間可能因為朝鮮發生戰爭。

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翁同龢

自道光末期以來,大清帝國就不斷受人欺負。開始是英國,後來是法國,再後來是美國、德國、意大利....現在,西洋的國家輪完了,居然又輪到了東洋的日本。對於西洋諸國,光緒不太瞭解,但對身邊

的日本他十分“清楚”——雖然聽說這些年它開始效法西洋搞維新,但能有多大作為?如果他能抓住這個機會打敗日本,自然會樹立起巨大的威信,也會有力地向慈禧太后證明自己的執政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取勝,那就是道光末期以來,大清對外戰爭中的第一場勝利, 會讓鬱悶已久的大清帝國揚眉吐氣。

對於光緒的態度,包括帝師翁同龢在內的一大批朝臣,特別是絕大多數年輕的中下級官員,都堅決支持。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麼樂觀,比如北洋海陸軍最高統帥李鴻章和他的部下們。

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李鴻章

其實早在20年前,李鴻章就已明確意識到,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必將成為大清最危險的敵人。他所組建的北洋海軍,十分明確地把日本作為假想敵。對國際事務頗有了解的李鴻章十分清楚這個小國20年來的變化,特別是在成功的政治改革之後,日本的國家效率、戰爭動員能力等綜合國力已遠遠超過大清。基於這種判斷,李鴻章提出“ 避戰求和”, 建議光緒主動從朝鮮撤軍。如果避過此戰,大清就可以獲得一個戰略機遇期,在實力充足之後,再與日本交鋒不遲。

然而,對李鴻章這一建議,光緒認為簡直荒唐可笑。主動撒軍,有失大清體面,必不可行。他指示李鴻章抓緊時間整軍備戰。在光緒的嚴厲催逼下,大清終於中了日本的圈套,走上與日本決一死戰的不歸路。

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在親政後的第一個重大決定上,光緒暴露了他在知識儲備上的嚴重不足。雖然從十歲起,慈禧太后就讓他學習閱讀奏摺,但親政五年後,他對國際事務,特別是對近在咫尺的這個鄰居,仍然驚人地無所知。

這源於他接受的非常“成功”的帝王式教育。雖然在光緒出生前四年已有政府考察團遊歷歐洲,在光緒七歲時已派出了第一批留學生,但光緒接受的完全是傳統的教育,他的師傅是狀元出身的老儒翁同龢,教科書也與歷代皇帝毫無二致。

按照時代的需要衡量,光緒的教育其實是非常失敗的。書本知識以外的人情世故,乃至支配帝國政治的潛規則,在光緒的大腦中完全是空白。親政之後,經常接觸他的大臣們發現,這個年輕皇帝缺乏基本的社會常識和應變能力。

25歲的光緒其實對軍事一竅不通,戰爭形勢與他的想象大相徑庭。戰爭開始,清軍與日軍第一次交鋒即遭失敗。此時光緒尚不以為然,正式聲明對日宣戰,命對日迎頭痛擊。及至平壤之戰,李鴻章嫡系精兵又一次全面潰敗,放棄平壤北逃,此後不到半個月,清軍全部被趕過鴨綠江,日本佔領朝鮮,光緒震怒,認為這是李鴻章臨場指揮不力的結果,擬拔去李鴻章的三眼花翎,嚴加議處。

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然而諭旨還沒有發到李鴻章處,日本人即突破鴨綠江,兵鋒直指瀋陽。直到這時,光緒才發現,原來大清的軍事實力和日本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現在,這場戰爭已不是滅不滅日本的問題,而是大清會不會被滅的問題了。

光緒如同站在瞬間決口的大堤旁的指揮者,第一反應就是無論如何馬上堵住缺口。聖旨雪片一樣從京師飛來,每一道都非常急迫。光緒要求將軍們迅速把日本人截住,不得讓他們前進一步。

光緒不知道,他這樣指揮,正是犯了軍法大忌。日軍侵人大清境內的那一刻,李鴻章就已經明白這場戰爭不可能再是一場局部戰爭,而是已演變成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命運之戰,他給光緒上了道長長的奏摺,提出了“打持久戰”的主張——日本的國力無法支持它打一場漫長的戰爭,如果能以空間換時間,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把日本拖住,就能將日本拖垮。此議一出,許多老謀深算的大臣紛紛表示同意。

應該說,李鴻章提出的這個戰略是唯一取勝之道。然而光緒沒有這個耐心,日軍在大清境內前進得越遠,光緒就越驚慌失措。他最擔心的是日本人接近北京,讓他和慈禧太后

上演一次倉皇辭廟的慘劇。戰前下的所有決心這時已經不翼而飛,他所有的心思,都在於如何阻止日本。他催戰甚急,不斷把最優秀的軍隊調上前線,而所有的前方將帥,都讓他大失所望。光緒對他們的態度只有兩種,一種是不斷地指責,指責他們不負責任,“膽怯”“無謀略”;一種是恫嚇,動不動就以“軍法從事”“決不寬貸”的聖旨相威脅。在光緒的不斷催促下,最精銳的部隊不斷被送上前線,被日軍吞噬。

甲午戰敗的真正罪魁禍首,不是慈禧,也不是李鴻章,而是光緒

陸軍的失敗,很大程度上與光緒的指揮思想有關,海軍同樣如此,光緒的邏輯是隻要戰敗就是有罪。甲午戰爭的第一戰豐島海戰之後,光緒對海軍提督丁妝昌極為不滿,要撒他的職,經李鴻章力保,才僥倖留任,不過光緒對丁汝昌的惡感一直沒有消除。北洋海軍的最後覆沒,與光緒賞罰失當有著直接關係。幾乎從戰爭開始,光緒就不斷下嚴旨,威脅要將那些不敢拼命的海軍軍官“從重治罪”。在光緒的威脅下,幾個勇將先後自殺。最高統帥丁汝昌承受的精神壓力更大,因此他只希望戰死沙場。在自殺殉國後,丁汝昌仍被光緒撤職抄家,兒孫流離失所。

在這場戰爭中,光緒的性情急躁、毫無耐心暴露無遺。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完全不是擔當大任的材料,所以甲午戰敗也是難免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