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人们都知道刘禹锡的《陋室铭》,也都为他"斯是陋室,为吾德馨"的豁达人生观而感到叹服,但是他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呢。



1.少年得志,中道衰落


少年的刘禹锡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少年天才。古时候加官进爵靠的是科举考试,全国上下无数的文人都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加官进爵,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但是想要从全国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刘禹锡

唐朝诗人孟郊,在47岁时才中了进士,饶是年近半百的他也激动的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刘禹锡却在21岁时就中了进士,更是在此后两年就进入东宫成了太子的老师,这般成就放在今天就是大学刚毕业就成了国务院储备干部,前途一片光明。

身为朝臣,有着一身的才华,又如此的被重用,自然胸中豪情万丈,万事俱备只差将自己的才华好好的施展一番,以此报效国家,也是报答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太子和皇上。唐朝是历史上宦官权势最盛的朝代,在当时有的宦官甚至手握兵权,恰逢唐顺帝登基之后有意整改,刘禹锡虽知改革难度巨大,却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看着刘禹锡的满腔热血,唐顺帝也是很给力,当他即位之后立刻就将财政大权交给了刘禹锡。刘禹锡也借此机会着手实行改革,意在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制积弊,史称

永贞革新

刘禹锡与柳宗元推行革新,干的热火朝天,皇帝却掉了链子。

唐顺帝即位以来因中风而口不能言,宦官们在感受到来自革新的威胁之后就集体以唐顺帝不能说话为借口逼迫他退位。退位后的唐顺帝不久就忧郁而死,永贞革新失去了支持,以失败告终。唐顺帝在位8个月,而永贞革新也只维持了146天。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刘禹锡流放期间居所

唐宪宗被宦官扶持上位,将刘禹锡贬出京城,去了边远的州郡任职司马。这对刘禹锡的仕途来说可谓是180度的大转弯,放在今天就是国务院干部调到了贫困山区当村官。据史料记载,刘禹锡任职的地方习俗差别很大,人们都说方言,刘禹锡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非常的凄惨。

但是,也正是离开了京城,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刘禹锡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也正是这十年的"闲暇"时光使他成为了一代"诗豪"。闲暇并不代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重回庙堂的想法,也从来没有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2.看破红尘,不畏权贵


十年后,皇帝召刘禹锡回京。终于有机会重见天日,可想而知此时的刘禹锡有多激动。回京路上经过玄都观时诗兴大发,看着满园的桃花当即做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本只是为了抒发内心喜悦,却被一些官员曲解成:"你们都是我刘禹锡走了之后才提拔起来的(尽是刘郎去后栽)",言外之意,"你们都不如我。"

大臣们借此在皇帝面前挑拨,说刘禹锡有不臣之心。皇帝本来就不待见刘禹锡,就把刚回来的刘禹锡又贬去了四川。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样的打击对于刘禹锡来说是非常巨大的,一身的才华无出施展,眼看可以回到庙堂之上发光发热,迎来的却是希望破灭。照常人经历这样的打击很有可能就此消沉,但是刘禹锡并没有。

白居易在扬州与刘禹锡相遇时曾赠诗"举眼风光常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与你同朝为官的其他人都迁升了,唯独你在这穷山恶水虚度了光阴,表示为刘禹锡抱不平,但是刘禹锡却回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此反劝白居易不必为自己忧伤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

经历过这诸多的起起落落之后,刘禹锡依旧能够用自己的诗句去传达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情怀,在柳宗元妻子母亲相继离世时还专门赠与柳宗元一首诗来勉励他好好生活: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破罐破摔?破茧成蝶!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陋室铭

刘禹锡在"巴山楚水"穷困潦倒了十年才辗转来到了稍微富庶一些的安徽,眼看好转,却又遭遇小人。当时的和州知县看刘禹锡是贬官,又不是本地人,就处处给他穿小鞋,给他安排住在城南门的破房子,远离市区面朝大江,周围一片荒凉,但是刘禹锡却觉得每天出门就见到江水涛涛,片片白帆,胸中豁然开朗,就写了"面朝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样的一副字挂在门前。

知县看刘禹锡怡然自得,气不打一处来,又让刘禹锡搬到城北门去。这次不光房屋面积缩小了,也没了大江的风景,只有一条小河流经门前。但是到了春天,河边杨柳依依,春光明媚,煞是好看,刘禹锡觉得万物复苏的景象仿佛给了自己新的希望,想起自己当年在京城的事迹,便又写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新在京"。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陋室铭

知县还是看不下去刘禹锡这样悠哉悠哉,又让他搬到了一间只能容得下一床一椅一案的破房子里,而就是在这样一间陋室之中,刘禹锡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从这诗歌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此时的刘禹锡已经完全看开,不再在乎自己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此时的他知道,所有打不到他的,只会让他更强大,他把被贬的悲伤完全抛掷脑后,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流放期间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不光增加了他的阅历,更加深了他对历史和人文的理解,使得他的咏史怀古之作尤其耐人寻味。



4.终于归来


辗转流放23年,最终,刘禹锡回到长安,再次经过玄都观时,又作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何尝不是一种宣告,告诉天下人:我回来了,我还是当年那个我,我决不妥协!

浅谈|刘禹锡《陋室铭》:看似一生颠沛流离,却是别样的赢家

▲再游玄都观

此时的刘禹锡已经57岁,在他流放期间皇帝已经换了4个,当初的宦官也都不在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是刘禹锡依旧坚持着曾经的理想,依旧牵挂着自己曾经的革命事业,在他的绝笔自传《子刘子》中,他没有写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没有写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而是为当年被赐死的革命挚友王叔文极力辩护,为自己奋斗终生的革命事业画上了句号。这样的刘禹锡,这样一个到自己生命最后一刻仍然想着革命事业,仍然想要发光发热的人,看似被打败,却并没有被挫折抹平棱角,他的内心永远深藏着自己的理想,永贞革新虽然只有100多天,而对于刘禹锡来说,却是用了一生来坚守!



小结


《从前慢》的作者木心先生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等你知道了生活将要来到的一切,那就不是生命了。

"与刘禹锡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一样,二者都传达了一种面对生活的不如意而流露出的旷达乐观的情感,随遇而安,坚持本心,就是他们的信条。无论岁月如何的摧残他们,他们仍旧对命运报以岁月静好。

刘禹锡的一生看似颠沛流离,起起落落,但是在这跌宕起伏的岁月中,他收获的是心灵的充实,是生命的完整!虽说他输掉了革新,却以骄傲的姿态最终成为了人生的无上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