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茶”高手宋徽宗的审美需求

宋瓷,是宋代文化艺术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宋代瓷器虽以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釉瓷闻名于世,装饰技法却灵活多样,呈现单色而不单调的多元发展特征,满足了上层社会和普罗大众不同的审美需求。而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精神审美的追求,诸如点茶、插花、焚香、挂画等怡养性情的高雅之事已融入宋人生活日常,瓷器都是其中不可或缺之物。


看“点茶”高手宋徽宗的审美需求


相较于唐代盛行的煎茶法,“点茶”成为宋代饮茶方式的主流。宋人点茶的秘诀在于“点”,对此,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一书中有详细记载,而且徽宗本人就是一位点茶高手。据李邦彦《延福宫曲宴记》所记:“(北宋宣和二年冬)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倾,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群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在宋人点茶的一套流程中,茶品、水品、茶器、技巧均具美感,而茶器无疑是点茶意境美的重要因素。


看“点茶”高手宋徽宗的审美需求


那么,一套标准的宋代点茶器具包含哪些呢?南宋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列出了12种,并将它们冠以名号、配以官职,分别称韦鸿胪、木侍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雕漆秘阁、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帅、司职方,对应烘茶、碾茶、磨茶、盛水、筛茶粉、扫茶末、托茶盏、盛茶汤、注水点茶、点茶击拂、清洁茶具之用,陶宝文(茶盏)、汤提点(汤瓶)通常以瓷质为主。


看“点茶”高手宋徽宗的审美需求


其中,茶盏是最为宋代茶书所着墨的茶器,因其不仅关乎点茶效果的呈现,更凝聚着宋人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


在宋代,建阳所产的兔毫盏已成为当时的品茗佳器,有“供御”“進琖”底款者,更是专门进贡皇室所用。广州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建窑黑釉‘供御款’兔毫盏”,此盏敛口,口沿下腹部渐收,底圈足,通体施黑釉,盏内施满釉,盏外釉不及底。器内外口沿呈黄褐色,下腹部呈黑色,外壁垂釉呈滴珠状,内外釉面有呈放射状的黄褐色条纹,似兔身上的皮毛,俗称“兔毫盏”。圈足内刻画“供御”二字。


看“点茶”高手宋徽宗的审美需求


另一件“建窑酱釉‘进’款兔毫盏”也收藏在广州博物馆,盏口微敛,斜弧腹渐收至底部,浅圈足。内外施酱釉,外壁釉不及底,有垂釉现象。圈足内模印“進琖”二字。建窑生产的黑釉与酱釉茶盏,成因在于烧造釉料中含铁量的差异,黑釉含铁量为8%至10%,酱褐釉为5%左右。据顾文壁先生考证,“建窑烧制‘供御’‘進琖’的鼎盛时期,是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这60年间。”


看“点茶”高手宋徽宗的审美需求


总的来说,宋人喜用黑釉茶盏,尤其推崇建窑兔毫盏,取其宜“焕发茶色”,并能在白色茶汤和黑色茶盏所产生黑白强烈对比中感受意境美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