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宋徽宗爱鸟是众所周知的,其实徽宗不仅爱养鸟、爱看鸟,还爱画鸟。在被公认为徽宗真迹的18幅传世作品中,花鸟画占去了四分之三。此外,他还收藏了大批花鸟作品。

据《宣和画谱》记载,徽宗收藏的花鸟画多达2786件,约占全部藏品的一半,由此可见其偏爱之深。徽宗画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恣情惬意,由心而作,也不是后世所谓的中国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笔下的花鸟是非常逼真的。

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芙蓉锦鸡图》,赵佶,绢本设色,完成年代未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例如这幅著名的《芙蓉锦鸡图》,画中描绘了一个在花园角落发生的有趣瞬间:一只锦鸡突然跳到了一丛盛开的芙蓉花上,扇动的翅膀和枝叶“沙沙”的声音打破了花园的寂静。带着秋日晨露的花枝还在微微颤动,而这只锦鸡却浑然不觉,它的全部注意力都被画面右上角的两只蝴蝶吸引。它用爪子紧紧攀着花枝,身体微倾,扭头观望,好像正欲展翅飞起。

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宋徽宗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锦鸡华丽的羽毛,并根据不同部位羽毛的特点采用了相应的绘画技法:头部黄色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翅膀羽毛用墨笔晕染出浓淡层次;尾部则着重突出羽毛长而硬的特点。同时,作者巧妙地用弯折而具弹性的枝条,顺势翻转的叶片和低垂的花朵,将锦鸡飞上枝头的动态逼真呈现。而这些成就都来自于长期的观察与日积月累的写生。

据称,徽宗曾经画过鹤的二十种不同姿态,并创造性地使用生漆点睛,以光亮微凸的效果再现鸟的神态。


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国之君在绘画上的孜孜追求与深厚造诣渐渐带动起整个帝国的审美趣味。曾经被过往文人所不齿的“画工”“画匠”到徽宗朝时也成为了一个前途似锦的职业。在宋徽宗的主持下,唐宋以来的画院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但成立了“翰林画图局”和“翰林书艺局”,并且开创性地在科举考试中加入绘画科目,以画取仕。

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一时间,北宋画家们纷纷提起笔来,报名科举,一试身手。然而,对自身画艺尚且要求严苛的徽宗赵佶又怎会对未来宫廷画院的官员们放松要求?只要看看徽宗钦定的考题便可对当时考试的难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略知一二。

据史料记载曾有一次的考试题目定为“山中藏古寺”,大多数考生画的都是隐藏在深山中、若隐若现的寺院飞檐,但是得中头名的考生并没有画寺院,只是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以巧妙的方式婉转地点出绘画主题;另外一次考试的题目为“踏花归来马蹄香”,得第一名的考生也没有画任何花卉,而是画了一人骑马,蝴蝶飞绕马蹄间。这便是所谓的以立意取胜。

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总结来说,宋徽宗对宫廷画家们的技艺主要看重两点:一、具有扎实的写实功底;二、画面富有诗情画意。简单说来就是一位画家不仅要有熟练的绘画技巧,同时还要注重个人修养。然而想要两者兼备却十分困难。

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据史料记载,徽宗曾给画院布下任务,绘制一幅孔雀升墩的屏障。画家们反复绘制了多次,都未令皇帝满意。正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徽宗开口说道:“孔雀升墩一定先举起左脚,而现在诸位所画的孔雀都是举右脚。”一句话令画家们恍然大悟,待到仔细观摩时才发现的确如徽宗所述。

宋徽宗:一生作画无数,作为皇帝,独创以画取士,堪称千古一帝


经过这件事,北宋的宫廷画师们无不刻苦写生,力求做到所画之物形神兼备。宫廷画家饲养的禽鸟花卉多达千余种,喜爱绘画的皇帝大方地获准画家们进入自己的皇家园林写生临摹,并时不时御驾亲临,点评臣子们的画作,兴致高时还会提起笔来画上几笔。君臣一起绘画的场面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