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01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短篇小說。

風靡全球70多年,被譯成10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更是高達8000多萬冊,入圍"人類有史以來經典讀物"。

《小王子》序言中,作者就交代此書是獻給一個大人的,因為這是一部以孩子的單純心靈為參照來提醒"大人們"不要迷失心路的書,也是一部只有"大人們"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領略其妙處的書。

全書主要講述了來自B-612小星球的小王子,前往地球的過程中遇到的人與經歷的事。

細讀《小王子》,可以得知,"大人們"與小王子之間存在隔閡的背後,是二者價值衡量標準的截然相反;小王子居住的星球與地球的不同,折射出的是理想世界與殘酷現實的二元對立;小王子與玫瑰、狐狸間的"馴養"故事,意在告訴我們,"馴養"即愛,"自我馴養"是最高級的愛。

這三點,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值得深入思考與細細品味。

《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02 "大人們"與小王子之間的隔閡:二者價值衡量標準的截然相反

小王子說:"如果你對大人說:'我看到一幢漂亮房子,紅磚砌的,窗前有天竺葵,屋頂上有鴿子……'他們想象不出這幢房子是什麼樣的。要是說我看見一幢房子,價值十萬法郎。'他們會驚呼:'多漂亮呀!'"

大人們看來,事物美與醜的評判標準是金錢,而非事物固有的自然稟性。

這也是為什麼小王子能夠擁有他獨一無二的一朵玫瑰花,而大人們在花園裡種了五千朵玫瑰,卻仍然找不到自己所追尋的東西的原因。

小王子在幾個星球的輾轉中,分別遇到了國王、商人、愛虛榮的傢伙、酒鬼等各形各色的"大人們"。

國王無時無刻不想著掌控、操縱別人,沉浸在自己的權力王國世界無法自拔;

商人精於算計,試圖將一切佔為己有,喪失了本真生活的全部樂趣;

愛慕虛榮的傢伙,心心念念想著接受別人的崇拜與吹捧,沉溺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而不自知;

酒鬼被困在對酒精的羞愧與抑鬱的死局中,無法脫身。

這些"大人們"將爭名奪利,操控別人作為自己存在的價值與衡量標準,全然忽視了事物內在本質的難能可貴。

《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小王子》的世界裡,當下也一樣。

隨著科學王國的華麗締造,"大人們"的價值標準越來越功利化。

"作為個體存在的人,激情已經隱退、理想遭遇貶值、理性無限膨脹,個人主體價值被功利價值遮蔽,人們喪失了自我主體的內在情感性,把自己孤立於自然、社會和人類,不斷地向外在世界索取以獲得更多滿足。"

"大人們"衡量事物重要性的標準僅在於事物對人類的功用價值,因此,利益才是其追求的終極目標。

而小王子們關注的則是事物本身獨一無二的內在價值。

二者價值衡量標準的截然相反註定了隔閡的不可磨滅。

《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03 小王子居住的星球與地球的不同:理想世界與殘酷現實的二元對立

小王子居住的B-612小星球上,一切都是溫暖而美好的。

小王子與驕傲的玫瑰談情說愛;在"羊吃花"的不安中尋求靈魂的顫動;在44次落日的餘暉下排遣心中的不快……

小王子的星球很小,承載的理想卻很大。

那裡有小王子牽掛的玫瑰花、猴麵包樹以及亟待疏通的活火山等,小王子獨有的東西,更有小王子留下的愛與責任。

反觀地球上的人們,行色匆匆,在現實的夾擊下,臉上攤滿焦慮。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曾指出,我們時代的焦慮與空間有著根本的聯繫。

地球上的空間很大,人們的慾望更大。

人們的心靈隨著慾望的不斷入侵,空間越來越狹小,以至於沒了理想生活與精神家園的立足之地。

這是地球上大人們的悲哀,也是現實世界的悲哀。

法國作家巴什拉曾認為,人類的"生存空間"具有雙重性與內在矛盾性。理想高高在上,現實生活貼近地面,二者之間的空間就是人類的生存空間。

雖說貼近地面才能直立行走,但也不得不抬頭仰望星空,來找到屬於靈魂的座標與寄託。

明現實而不過於現實,有理想但不絕對理想,是所有"大人們"的畢生修行。

啥時候修行到位了,小王子的星球與地球之間、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溝壑也就填得差不多了。

《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04 小王子之於玫瑰與狐狸:"馴養"即愛,"自我馴養"是最高級的愛

《小王子》中,狐狸關於"馴養"的理念,被人們奉為經典:

"對我來說,你無非是個孩子,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無非是隻狐狸,和其他成千上萬只狐狸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馴化了我,那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

狐狸簡短的幾句話,不僅將何為"馴養"解釋清楚,還讓小王子明白,他曾馴養過一朵玫瑰,即使這朵玫瑰不是宇宙唯一的一朵,但因為他馴養過,彼此之間建立了關係,便是獨一無二的。

關係的建立,皆因"馴養"而來,愛情、友情、親情均如此。

如果說,小王子與玫瑰之間的"馴養"是愛情,那麼小王子與狐狸之間的"馴養"則是友情。

這從麥子的顏色與狐狸的心事可以看得出來。

小王子離開時,狐狸說,我的所得是,麥子的顏色。

"你走後,每當風吹麥田,麥穗起舞,金黃色的麥子就會提醒我,曾經有個金黃色頭髮的小王子,走進我的生命,我們有過美好的相遇,成為我生命中的重要乃至無可替代的唯一。"

小王子也會永遠記得,他曾遇到一隻狐狸,它教會他什麼是愛,以及怎麼去愛。

《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馴養即愛,自我馴養是最高級的愛。

玫瑰與狐狸是幸運的,它們遇到了願意馴養自己的小王子,但是現實中,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且願意彼此馴養的概率微乎其微。

如果沒有人馴養你,也請記得自己馴養自己。

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愛惜自己的身體,關照自己的內心世界等,都是自我馴養的課題。

如此,即便遇不到屬於自己的小王子,你依然是一朵有價值的玫瑰。

這是《小王子》未闡明的道理,也是人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

只要在自我馴養的路上步履不停,你的人生就有光。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的獻詞中指出,"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

所有的孩子,也終將成為大人。

願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領悟《小王子》教給我們的人生真諦。

凡事不過於功利,看重事物的內在價值;立足現實貼面而行的同時,也不忘仰望星空,給內心一份篤定;有人愛的時候,彼此馴養,沒人愛的時候,自我馴養。

《小王子》:關於隔閡、理想與現實、馴養與自我馴養的價值反思

—END.

作者簡介:慕小七,青雲計劃獲獎者,多家平臺特約作者,心理學研究者。用心碼字,熱忱生活,以走心文字與您一路相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