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類公司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新經濟體制的要求;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混合經濟”的產權基礎;是協調社會多種利益關係,並使之“和諧統一”的產權組織形式;是推動平臺公司改革的有效財產組織形式,其中孕育著新的公有制組織形態。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須破解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完善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混合制改革所涉及的方面較多,問題也不少。我們應抓住其中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對症下藥,齊抓共管。歸納起來,主要應該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的各層次職責,形成“互相協調、相互制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如果達不到上述目標,則難以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管理,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會成為“空中樓閣”,而內部控制就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通過審核評定企業經營決策、計劃、方案是否實事求是、是否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內部控制制度是否貼在牆上為擺設,有沒有真正發揮監督作用,有沒有做假賬,其他經濟資料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可靠,是否存在浪費、不合理的方面等等,同時通過審查財政財務收支、經濟業務發生的真實性、合法性,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保證市場經濟有秩序的運轉。

平臺類公司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平臺類公司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二、政企分開完善市場體系

可考慮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出讓部分企業的經營權,讓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吸引外資、民資,多角度、多渠道地解決平臺公司建設和發展資金的嚴重不足問題。可區別不同情況,採取國外有實力的資本直接投資、合資和合作經營、合作開發、外資獨營等多種方法。按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統籌規劃高起點建設平臺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

平臺類公司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三、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加強監督

規範平臺公司決策程序,讓操縱利潤、修飾成本、抬高收入等不規範操作沒有使用的空間,使得平臺公司在各種決策的制定方面做到更加完善和規範,使企業在選擇決策時,更加有的放矢。在平臺公司決策的過程中,應要求企業加大決策內容和信息披露的廣度和深度,區分重要的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在數據的實用性、準確性、科學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方面下功夫,提升和豐富決策分析的手段。運用最新的數理分析方法、吸收借鑑國外經驗和好的做法,使決策分析走在企業管理和發展的前面,及時出新,為平臺公司管理和決策者提供翔實的決策和投資依據。對決策的執行加強監督,監督就是通過持續的監控行為、獨立的評估或兩者的結合來實現一個評估系統,對一定時期運行質量進行評價的過程。持續的監控行為包括日常管理和監管行為。獨立評估的範圍和頻率主要依賴於風險評估和持續監控程序的有效性,通過監督,使得企業的決策及其執行真正做到科學和規範,發揮其在平臺公司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山東、山西等多省份紛紛出臺混改政策指引,混改在深度上將進一步推進,多個地方放開限制,競爭性行業持股比例、員工激勵、治理結構、市場化機制等將迎來更大力度突破。加之平臺公司作為地方最大國有企業,在轉型發展和債務化解的雙重任務下,相關板塊積極參與混改將大有作為。

平臺類公司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平臺類公司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平臺類公司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最新一期已經出版

如需紙質版歡迎聯繫免費郵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