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最近由貓膩大大的書《慶餘年》改編的電視劇可謂是十分火爆,相比《慶餘年》這部作品,我更喜歡貓膩的《將夜》。不知道大家在看《將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

二師兄君陌的原形是孔子的弟子子路

君陌這個名字源於“君子不行陌路”,其意為:君子選擇了要走的路,就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二師兄君陌有幾個特點:一是以君子自居,二是以書院為傲,三是對夫子言聽計從,四是非常非常直。他的性格特點從其頭戴高冠,以一把直方大的鐵劍為武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電視劇《將夜》中君陌的形象

那歷史上的子路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在此,咕嘟君想通過故事的形式給你帶來一個有血有肉的子路。

一、子路與孔子相愛相殺

子路,名仲由,字子路。

子路與孔子年齡相差無幾,而且還是孔子近鄉,如果孔子沒有那麼出名的話,說不定他們兩個還能成為好朋友,而不是後來老師與學生的關係。

年輕的子路粗魯好鬥,喜歡頭帶雄雞樣式的帽子,喜歡用獸皮來裝飾寶劍。而文縐縐的孔子,與他剛好是相反的一個人,孔子愛讀書,對禮儀穿著有著不可描述地偏執。

所謂正反相吸,很快子路就喜歡上了欺凌孔子。孔子也不甘示弱,在孔子的舌燦蓮花下,子路竟然拜孔子為師了。

我們來重溫一下子路拜師時的情景:

孔子問子路:“你喜歡什麼?”

子路說:“我喜歡長劍。”

孔子扶額,只好說:“以你的能力,配以學問,一定無人能及。”

子路問:“學問有什麼用?南山有一種竹子很直很硬,砍下後當箭用,直接可以射穿皮甲。”

孔子說:“在這根箭的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加上金屬的箭頭,豈不是射的更遠更深?”

子路拜孔子為師的本意是武裝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但孔子可不是這麼想的,如果武力能解決問題的話,那還要讀書人幹什麼?

子路與孔子的第一次交鋒,看似是子路贏了,卻不知道孔子在背後偷著樂呢。

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子路拜師

二、孔子對子路誨人不倦

自從子路成為孔子的弟子後,孔子就充分地展現了一個老師應有的風采:誨人不倦。

比如說,有一次子路在孔子面前彈瑟,聲如狂風驟雨、金戈鐵馬,孔子當著眾弟子的面批評子路說:“彈成這樣為什麼要來做我的弟子。”

比如說,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問:“如果有人不瞭解你們的才能,你們會怎麼樣來證明自己?”

子路搶先答道:“一個擁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在大國夾縫中生存,外有敵軍侵犯,內有饑荒之憂。如果讓我來治理,只要三年的時間,就可以使人人英勇善戰,此外還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

孔子卻噗呲一聲就笑了起來。事後,曾皙問孔子為何發笑。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究禮讓,但是子路說話卻一點也不懂得謙讓,所以我笑他。

還有一次,閔子騫、子路、冉有、子貢四人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很開心。但看到子路雄赳赳地站在那裡,又說:“像仲由這樣,恐怕不得好死吧!

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子路受教圖

三、子路對孔子一往情深

因為孔子對子路“疼”愛有加,孜孜不倦地給予子路各種指導,所以子路對孔子可謂是一往情深。

就連孔子說他“除了勇猛比我強點以外,可以說一無是處”也被子路當成了表揚的話。

於是,子路興高采烈地問孔子,君子也崇尚勇力嗎?

孔子答道,“那要看他做的事情有沒有道義,如果他有勇而無義的話就不是君子而是亂臣賊子了。

孔子沒想到他的一句無心之言,會被子路牢記在心,更為想到,因為這句話,子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孔子見子路半天不吱聲,就決定給他一顆甜棗吃,於是孔子難得地表了揚子路說,其實你帶兵打伏的能力還不錯。

子路聽到此言後,兩眼一亮,又問孔子:“所以老師如果您統率三軍,你會想跟誰一起共事呢?”

孔子扶額,暗想是自己太低估了子路的韌性了,於是又打擊道:“赤手空拳與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

我猜,這句話子路一定沒有聽進去。

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四、孔子自討苦吃

有一次,子路問孔子,應該怎麼侍奉君上?

孔子隨口說道,“不能欺騙君上,但如果君上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一定要直言相諫。”

子路記住了,於是……

公山不狃想以費城反叛季氏,請孔子過去做官,子路知道後,就很生氣,不讓孔子去。孔子憤憤地說,“他們如果重用了我,我可以建立一個像周朝那樣的王朝!”

孔子在衛國被漂亮的南子夫人召見後,子路又生氣了,孔子只好發誓說:“如果我有其它非份之想的話,那就讓上天厭棄我!那就讓上天厭棄我!”

佛肸佔據中牟後,反叛了晉國的趙簡子,請孔子過去做官。孔子又想去,子路又不開心了,冷嘲熱諷道,“好像誰誰說過,帶頭做壞事的人,君子是不會跟他成為同夥的。”

孔子也很不開心,“我是這麼說過,但是我也說過,堅硬的東西是磨不薄的,潔白的東西是染不黑的。我難道是隻能看不能吃的匏瓜嗎,怎麼可以老是掛著卻不給人吃呢?”

不過,最終孔子沒有去幫佛肸。

當然,光挨噴不還手不是孔子的性格,子路在魯國這官時,曾任用了孔子的一個弟子子羔為官,孔子就嘲笑子路說:

“你用子羔為官不是害人子弟嗎?他自己書都讀不好。”

子路說:“那個地方有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靈同樣是學習,難道一定要讀書才算學習嗎?”

孔子聽後無話可說,氣憤道:“所以我最討厭花言巧語狡辯的人了。”

寫到這,我突然對孔子的感嘆“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有了不同的理解。

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五、子路心中的道義

有一天,聽到孔子稱讚管仲後,子路就坐不住了,他跳起來反駁說:“齊桓公和他的兄弟爭權時,殺死了公子糾。身為公子糾的手下,召忽自殺身亡,而管仲卻背主投敵,做了齊桓公的手下,這樣的管仲怎麼能算是一個仁人啊?

孔子敲了敲子路的腦殼,說:“齊桓公能夠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多次召集各諸侯國參加盟會,靠的不是武力,而是管仲的才能。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

子路小聲應諾,但心中卻想不明白是何種道理。

後來,子路在衛國做官時,衛莊公與孔悝作亂,逼走了衛出公。子路聽聞這個消息後就想去救主,子羔跟他說,衛出公已經跑了,不用回去了。

子路想到了管仲,想退縮,後又想起了孔子還說過,君子無義則亂,一時間進退兩難。

經過短暫地掙扎後,子路堅定的衝了進去,他是君子,他要殺了亂臣賊子孔悝。

此時的子路忘了自己已是花甲之年,忘了自己雙拳難敵四手,在爭鬥過程中,子路的帽帶被斬斷了。子路大概知道自己要死了,他想起了孔子的教誨,他說,“君子可以死,但帽子不能掉下來。”,然後他端正自己的儀容後,就義無反顧地死了。

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六、君子不行陌路

聽到衛國發生內亂後,孔子就吃不下飯菜了,因為他知道,子路要死了。

對孔子來說,顏回可以說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子貢可以說是他最滿意的弟子,而子路卻是他最不放心的朋友。

孔子曾說,如果我的思想主張無法推行了,我就乘著木排漂流到海外。願意跟隨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顏回死的時候,顏回的父親想讓孔子賣掉車給顏回買槨以厚葬,孔子拒絕了。子路向孔子辭行的時候,孔子問他,你是想要我送你車,還是想要我送你幾句話?

孔子對子路告誡的話何其多也,但子路仍然選擇了再聽夫子說一番話,對他來說,夫子的話,再多也不夠。而對孔子來說也一樣,跟子路說再多的話也覺得不夠。

……

子路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子路說,老師,我終身銘記“不嫉妒不貪婪,有何不好?”這句話。

子路說,我的理想是將車馬、衣服與朋友分享,哪怕用壞了也不可惜。

……

子路尊師重道,如果說顏回是孔門學說的大師兄,那麼子路卻是孔門弟子,生活上實實在在的大師兄。

子路就像南山的竹子,又直又硬,鋒芒畢露,不懂得彎曲自己,也不懂得掩蓋自己。

所以孔子才會憂心忡忡地說出:“像仲由這樣,恐怕不得好死吧!

所以孔子才會說:“赤手空拳與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

所以孔子才會一而再地強調:“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

但是子路為什麼就是聽不懂呢……

因為,這樣的子路才是子路。

君子不行陌路,

有些道理再對也與他無關,

他對仁人、君子有自己的標準,

雖死而無悔。

他並不會覺得,這是不得好死,他只會認為這是死得其所。

季氏曾問孔子,子路算不算是仁,孔子說:“我也不知道。”

孔子說他“仁”或者“不仁”,說他是或者不是君子,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子路他自己堅信,自己是君子,自己是仁人,並一以貫之。

就夠了。

君子不行陌路,從孔子與子路相愛相殺,看子路寧折不屈

君子如竹,竹如君子

七、結語

關於子路是個怎麼樣的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以上也只是咕嘟君的片面之詞。有人說,子路的死是因為其太過於迂腐,是愚忠。也有人說,孔子不喜歡子路這個弟子。

我不這樣認為,從性格上來說,子路與孔子的性格的確是截然相反,但他們卻彼此信任。就像子路會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對孔子所作所為有所不滿一樣,孔子也希望子路能改改他寧折不屈的性格。

從根本上來說,他們是一種人,他們都是很固執的人。孔子的固執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子路的固執是,明知有更好的路,卻選擇自己堅信的路。

所以,我收回我最開始說的話,即使孔子已經這麼出名,與其說孔子與子路是師生關係,不如說他們是相互扶持的道友,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