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吕相绝秦书》是记载在《左传》中的一篇文章。

鲁成公十一年,晋厉公与秦桓公在令狐会盟。会盟结束后,秦桓公却意图联合北方的狄族和南方的楚国来夹击晋国。对于秦国如此行径,晋厉公派大夫吕相赴秦,发表了他的演说稿,即为《吕相绝秦书》。

吕相绝秦书是左传中的千古名篇,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今天咕嘟君试以狼人杀的7个归票技巧来解读一下吕相绝秦书的精彩绝伦之处,学习檄文正确地打开方式。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一、站在好人的角度

玩狼人杀时,无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都要站在好人的角度、以好人自居、打着为好人着想的目的发言。好人这样做的原因不必多说,对坏人来说,在取得绝对优势之前,就必需打着好人的名义行事。如果坏人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游戏就结束了,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干就是了。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不同之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还是比较重视礼与信的,做什么事时,一定要站在道德的高点,一定要师出有名才可。

事实上,自秦穆公与晋献公结成“秦晋之好”后,秦与晋之间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亲密无间。特别是在秦穆公死后,秦国的三位国君就一味想着报复晋国,而无其它政治理想。这段时间秦与晋的作战败多胜少,两个的盟约早就名存实亡。

在晋国一系列操作后,晋国假装与秦国会盟,秦桓公也同意了在黄河岸边举行两国会盟。但是秦晋两国各自心怀鬼胎,秦桓公在黄河西岸不肯过河,只派大臣拜见,晋厉公也只派大臣回访,会盟在双方的毫无诚意下草草收场。

果然,秦桓公回去后,就想联合楚国、戎狄进攻晋国。但是秦国却不知道“盟友”楚国早就与晋国议和了。晋国的军队击退秦国与戎狄之师后,为了追求速战速决、最大战果,联合诸侯各国,准备对秦国发起大规模的战争。晋大夫吕相赴秦,发表了他的演说稿,宣布与秦国断交。

这就是《吕相绝秦书》的创作背景。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二、票选众望所归的人

玩狼人杀时,拥有归票权的人很少会推翻前面玩家所讨论之人,再另辟蹊径票选一个没有人提及的人,这样做成功率不高不说,还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一定要票选一个“众望所归”的人。

为了让这个人成为一个众望所归的人,你就需要提前布好局,让更多的人和自己同站一方。


在“票选”秦国之前,晋国先痛打齐一顿,然后再与齐国议和。之后,晋国又扶植吴国来牵制楚国,正当楚国被吴国搞得焦头烂额之际,又提出与楚国议和。秦国与晋国会盟之后,秦国还傻傻地与楚国商定进攻晋国的计划,殊不知,楚国转手就把秦国卖了。

如此看来,秦国能成为众望所归之人,最重要的还是晋国晋景公时期布下的局。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让他成为千夫所指

三、承认并弱化对方的正理

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好人的角度出发,所以每个人的发言都或多或少听起来有道理。如果一味地“咬”这个人,没有说不服力不说,还很容易让别人认为你有所图谋,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先肯定对方的正确观点,但又要弱化其观点,表明这不重要。


我们在《吕相绝秦书》的第一段内容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吕相先高度赞扬了先君的英明之举,秦晋两国通过联姻来加深两国关系。说秦穆公不忘旧德,帮晋慧公回国执政。但是,秦国却没有好事做到底,跟晋国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秦穆公为此事深感后悔,因此又助晋文公回国执政。

文中指出,秦国助慧公是不忘旧德,但发起韩原之战是秦国的过失,助文公执政则是将功补过。如此一来一往,秦国两度助晋国拨乱返正是一种“报恩”、“将功补过”之举。更别说,韩原之战的因不在于秦而在于晋。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弱化对方的功劳

四、强调自己好人的身份

把对方的正理弱化后,下一步就是要强调自己好人的身份,让别人相信你是好人。只有让别人相信你是好人,你后面的话才会更有说服力。


我们再来看看《吕相绝秦书》中第二段内容。

吕相先把晋文公帮秦国攻取南边武关之事说成是天大的恩德。又说在秦晋同盟围郑之际,秦国单方面违约(烛之武退秦师),受到诸侯的谴责,但晋文公怀着一颗天下为公的仁义之心,不计前嫌,放过了秦国。

自齐桓公称霸以来,“尊王攘夷”已经成为诸侯争做霸主的重要旗号,秦国本想借“勤王”的机会问鼎中原,没想到被晋文公横插一脚,最后成就了晋国的霸业。吕相对此事绝口不提,反而把晋文公为劝退秦国“勤王”而帮秦国攻取南边武关一带说成是天大的功劳。而后又将秦国违约与郑国结盟之事说成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通过打击秦国来拔高晋国的恩义之举。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我是一个好人

五、粉饰自己的错误

所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有人“咬”你,说你不是一个好人。所以在强调自己是好人之后,还要粉饰自己的过错,把别人为什么说你是坏人解释清楚。


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秦穆公借道偷袭郑国未果,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从此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被晋国牢牢控制,秦穆公不得不转向西边发展。崤之战之后,晋、秦两国的关系至此彻底破裂。

《吕相绝秦书》第三段中,吕相先指责了一通秦穆公,然后又说晋襄公依旧对秦国有感念之心,但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有了崤之战的发生。又说崤之战发生后,晋国一直主张两国修好,但穆公不同意,反而又与楚国同盟,意图覆灭晋国。

吕相把晋襄公伏击秦国,导致秦晋关系彻底破裂的原因,归根于秦国一直以来的不义之举,又说这是晋国是害怕国家覆灭的无奈之举。此外,晋国还在两国关系破灭之际主动修好,但秦国不接受晋国的善举不说,还意图与楚国覆灭晋国,把晋国说得天见犹怜。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粉饰自己的错误

六、放大并指责对方的错误

在说了对方可能是一个好人,又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后,这时再指出对方的“漏洞”,并把对方的“错误”无限放大,这样就很容易让别人相信,这个人可能真的不是什么好人。


在《吕相绝秦书》中,吕相一共细数了秦国的七大罪行:

  • 秦国不顾秦晋之好,发起韩原之战;
  • 秦国私自与郑国结盟,冒天下之大不韪;
  • 秦国灭掉与晋国的同姓之国,意图覆灭晋国;
  • 崤之战后,秦国与楚国联盟反晋,差点灭掉了晋国;
  • 秦国意图拥晋公子雍即位,意图颠覆晋国;
  • 秦晋两国发生的令狐之役、河曲之战,都是秦康公意图倾覆晋国社稷导致的;
  • 秦国趁晋国进兵伐赤狄灭潞国之际,侵犯晋国的边境之地,才有了辅氏之战。

我们可以看到,在吕相口中,秦晋交恶都是秦国一手造成的,秦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覆灭晋国,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天下所不容。至于事实与否,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放大对方的错误

七、最后分析“利”与“弊”

最后,归票人一定要说清楚,跟票的好处,不跟票的弊端。要知道,大部分平民都是没有线索的、都是愚昧的,所以除了好言相劝外,有时还要危言耸听,比如说不票选目标会有什么危害,比如说不票选目标的人有可能不是好人之类的。


在最后,吕相指出,由于秦国不顾秦晋一直以来的“同盟”关系,只关注当前利益,从而首鼠两端、背信弃义,让诸侯们感到痛心疾首,都来与晋国亲近。晋国此去秦国也是为了全天下人的利益着想,如果秦国愿意与晋国同盟,晋国愿意安抚其他诸侯的军队让他们退兵,如果秦国不愿意,那么估计晋国也无力阻止诸侯的脚步啊!

从狼人杀7个归票技巧,解读吕相绝秦书之精妙

代表正义消灭你


结语

《吕相绝秦书》通篇让晋国站在道德的高点,把秦国说成是全天下的公敌。文章的最后几句,更是句句诛心,你秦国要么乖乖接受城下之盟,要么,就等着联军的军队让你碾压。

吕相能如此顺理成章地说出这种强词夺理的话,实在是令人钦佩,怪不得很多古人都说这篇文章可谓是百读不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