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幾個兒子中,唯獨這位皇子靠裝傻得善終,雍正卻說:是個廢物

在中國古代,皇權富貴令人嚮往,無數人都想生在皇家,不過在深宮當中的帝王家,卻又隱藏著許多外人難以想象的血腥與殘酷。古語總雲帝王無情,然而無情的又何止帝王,出生在皇家的人大多無情,因為如果是善良單純之輩,早已經死在宮中的爭鬥當中。不過清朝中的康熙皇帝登基的過程卻頗為順利,少年即為天子,並剷除權臣,終成一代名帝。然而康熙如何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代卻會走向與他完全不同的奪嫡之路。

康熙幾個兒子中,唯獨這位皇子靠裝傻得善終,雍正卻說:是個廢物

玄燁登基前他的父親也就是順治帝並沒有立下太子,不過在重臣的推薦下,加之玄燁的競爭對手不多,因此他少年時就繼承皇位。即使是那些自己本身就是依靠血腥鬥爭得來帝王的皇帝都十分討厭兒子爭奪皇位,更不要說安穩繼位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非常討厭兒子結黨營私,爭奪權力,不過對此他卻沒有任何辦法。康熙的皇子不少,其中頗為優秀的都有好幾位,比如大皇子胤禔、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禩以及非常著名的十四皇子。

康熙幾個兒子中,唯獨這位皇子靠裝傻得善終,雍正卻說:是個廢物

康熙的皇子們對於帝位本就非常垂涎,加上他在太子一事上的左右搖擺更讓他們生出想法。康熙本來很早就立胤礽為太子,併為他請來當朝大儒作為老師,但是胤礽並不爭氣,他雖然出身高貴,但自幼就很驕橫,讀書懈怠,喜好結黨亂法,不僅如此,坊間都傳聞太子對帝王已經有了想法,甚至等不及康熙退位了。這些傳言讓康熙對太子產生猜忌,加上太子本人品行不端,因此康熙憤而將他廢掉。在胤礽被廢之後,許多有能力和野心的皇子們便開始行動起來,希望奪得繼承人的位置。

康熙幾個兒子中,唯獨這位皇子靠裝傻得善終,雍正卻說:是個廢物

皇長子胤禔雖然最為年長,但他不是嫡出,出身無法與其他皇子相比,而且他在康熙廢掉太子之後竟想慫恿皇帝殺掉廢太子。此時的康熙對廢太子雖然不甚喜歡,但兩人畢竟是父子,而且廢太子還與胤禔是兄弟。因此胤禔的急躁和狠辣讓康熙非常厭惡,他因此漸漸疏遠胤禔。最後胤禔因詛咒皇帝,行不道之事而被圈禁,早早失去與其他人爭奪皇位的機會。

不過此時四皇子、八皇子等人都有機會成為繼承人,尤其是八皇子,更是在宮裡皇子當中影響力巨大,組成強大的“八爺黨”。然而康熙卻最討厭如此做法,他為了避免皇子們互相爭鬥,索性將太子重新啟用,然而太子畢竟不成事,沒過多久再次惹怒康熙,使得眾皇子再生想法。

康熙幾個兒子中,唯獨這位皇子靠裝傻得善終,雍正卻說:是個廢物

不過,“八爺黨”的領導者八皇子卻逐漸被康熙所憎惡,最後甚至與父親決裂,被排擠出局。然而“八爺黨”中卻還有數位皇子,比如九皇子、十皇子和十四皇子。然而,最終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成為皇帝的,是那位並不拔尖的四皇子胤禛。胤禛登基後,是為雍正帝。

雍正帝不算是一位特別絕情的人,但對於同族卻也沒有絲毫手軟。由於各路朋黨勢力強大,甚至有人抨擊說雍正帝位來得不正,這讓雍正非常憤怒,他將矛頭指向八皇子,不斷對其進行打壓,最終使得他抑鬱而死。除此以外,十皇子和十四皇子也被外放削爵,下場淒涼,可是唯獨十皇子胤誐卻得了善終。

康熙幾個兒子中,唯獨這位皇子靠裝傻得善終,雍正卻說:是個廢物

有人說胤誐之所以善終,是因為他是一個庸人,是雍正眼中的廢物,因此才逃過一難。在藝術作品當中,胤誐的形象也多是憨傻莽撞,沒有智商。不過,史書對於胤誐的記載卻不多,從未說過他如此不堪,而且他的母親還是有名的寵妃,祖父更是清朝的重臣,比四皇子和八皇子還要顯赫。

不僅如此,胤誐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突然去世,疑似遭人暗害,然而就是這位世人眼中的蠢貨,卻獨自在宮中生存下來,並且在雍正清洗“八爺黨”的時候,唯獨他得以善終。如此多的巧合,很難說胤誐是一位蠢貨,否則以他魯莽愚蠢的性格,恐怕早就因得罪人而死在宮中了。

不過既然如此,為何胤誐不爭

康熙幾個兒子中,唯獨這位皇子靠裝傻得善終,雍正卻說:是個廢物

奪皇位或者依附於四皇子呢?首先胤誐失去母親的庇護,在宮中影響力根本不夠,而四皇子起初確實比不上八皇子,因此胤誐依附於八皇子非常正常。然而在奪嫡當中,胤誐卻出力極少,可有可無,因此他若不是平庸,便一定是有大智之人,他所表現出來的恐怕全部都是他在宮中活下來學到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