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 申一萬,項八千 " 是清末民國初年,流傳於貴州務川的一句話,所指皆為當時務川首屈一指的富豪。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這其中的 " 項八千 " 正是清朝末年項氏家族的巨賈項文煥,其經商曾遠至廣東香港,富甲一方。項氏後人還稱,他們的祖上,是平西王吳三桂的部屬,康熙十八年,因康熙撤藩,他們才逃難至此。起初,始祖項興富不過一普通少年,寄人籬下,靠養豬起家,經過幾代人努力成大業。

經商遠至香港 人稱 " 項八千 "

務川自治縣鎮南鎮,處在務川至重慶的交通要道上。從集鎮通往該鎮同心村石步丫的水泥山路,顯得十分寧靜。4 月 7 日,盤山公路兩側的花椒從嫩綠逐漸變青。山勢漸行漸高,也更加險峻。峰迴路轉,山谷的瓦房,開始多起來。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詩書第,是當地百姓對一棟清末老房的稱呼。這棟房,正是 " 項八千 " 的舊宅。今天,舊宅僅剩一道朝門院牆和部分柱、樓,站在殘存的青石院壩中,不難想象這棟佔地面積 1500 平方米的宅子主人,過著怎樣富足的生活。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項文煥,生於道光辛丑年(1841)三月二十七日,逝於中華民國元年(1912)。據載,他早年奮發讀書,中年外出經商,積累了大量財富,人稱 " 項八千 "。今天,務川不少七旬老人,都對 " 項八千 " 略知一二。

" 據說他的田地有 8000 畝之多。還有一種傳說是,他有銀子 8000 兩。" 項氏後人、50 歲的項江偉說,在那個年代,一兩銀子可以買到 70 斤左右的大米。

在詩書第,項江偉講述起了祖輩傳下來的故事:清同治光緒年間,在廣東、香港等地經商致富的項文煥,積累了大量財富,中年回鄉之後,他又做起了鹽號、鍊鐵鑄鍋的生意。

石步丫,過去曾是務川通往重慶的官道所經之地,交通上的便捷,也給項文煥帶來了商機,他曾在江口設有鹽號,甚至免費給過往客人提供飲食。

豪宅建築歷時 20 年 後曾用於辦學

離詩書第 100 米左右,有一座雕刻精美、豪華的墳墓,墓主人,正是 " 項八千 "。4 月 7 日,項氏後人、70 歲的項江國,蹣跚著邁上墓園外的石階,穿過一道石門,來到比他高一倍的墓前,小心地整理石縫間的雜草。

務川自治縣政協文史委主任鄒利華說,項文煥早年刻苦求學,中年經商但未仕,後獲授七品散官文林郎。

清同治九年(1870),富商項文煥,開始在當地一處名為獅子山的山峰下,修建詩書第,歷時 20 年才建成。

" 詩書第設有學堂、公堂、食堂,凡路過石步丫的人,都可以在這裡吃飯,不收錢。災害之年或青黃不接之年,項文煥每年都會在官道旁邊的碾房架設兩口大鍋煮稀飯,免費供過往客人吃飯,還賑災捐款修橋補路。" 鄒利華說,除了本地路橋建設之外,他還在縣內外多處官道修建橋樑,成為當地積善行德的代表。

鄒利華介紹,私宅之所以名詩書第,還因項文煥將它用於辦學。私宅前半部分的正堂,從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裡一直是當地的學堂。項文煥之子項啟瑞也學有所成,同樣獲授文林郎。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 聽老人說,詩書第曾兩次失火,但又撲滅。後來風水先生說,是獅子山上的獅子神用尿撲滅的。" 項江偉說,這雖然是個傳說,但也說明詩書第確實 " 風水好 "。

此外,詩書第在建設之初,即設計了防火牆、排水系統,並在四角設有碉樓、射擊孔,可謂一處功能完善的宅院。

項氏始祖 篳路藍縷拓荒

沿著蜿蜒的山路,項江偉將記者帶至埡口一處相對平整開闊的地方。這裡有座古墓,碑文上寫著:" 始祖公項興富老大人之墓 "。

" 項興富,就是我們項家第一個落腳石步丫的人。" 項江偉說,據祖輩介紹,項氏先人原籍江西,並曾在平西王吳三桂手下做官。清康熙年間,在平定吳三桂之戰中,項氏先人一部逃至貴州思南。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 當時在思南,又分成了幾支。" 項江偉說。項興富碑文記載,康熙十八年(1679 年),還是少年的項興富,準備沿務川通往重慶的官道,逃至四川仁壽,那裡有一支項氏後人。隻身 " 逃難 " 抵石步丫的項興富,在此落腳,寄人籬下,起初以養豬為生,還取了一位已兩度改嫁、並育有金姓、張姓異姓孩子的羅氏為妻。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後來,項興富的子女們分了家。為示公平,項興富將其中一塊肥沃的田,分別分給金家、張家和項家,這塊田,也因此得名 " 三家田 "。

漸漸地,項氏一門在當地生髮開來,後人艱苦創業,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終成富甲一方的望族。

給項家建墓 養活石匠幾代人

項氏第五代祖、項文煥之父項仁德,是項家富豪代表之一,也是清代務川為數不多的富戶。在項江偉的帶領下,記者穿過一片密林,來到項仁德的墓前。

這是一座規格為 4 層、高 8 米左右的墓,墓園面積 40 平方米左右,內外建有兩道石門,除墓地正前方的一道門外,另一道門開在右側方。墓壁石刻相當精美,人物瑞獸輪廓分明,雕工粗細,栩栩如生。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墓左側,有一個盜洞。" 這個盜洞,是前幾年留下的。" 項江偉說,盜墓之人,被他們當場抓獲。

碑文字跡斑駁,已難辨認。記者與項江偉仔細查看,得知項仁德生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逝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他靠經營布匹、鹽號等,成為富豪。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 建墓的石匠,在項家呆了三代人。" 項江偉說,這名石匠叫田義和,還是學徒時就來到項家,後來在項家做了一輩子的石刻,直至去世,他的後人,子承父業,繼續雕刻。

一個家族的墓就養活了石匠一家三代,足可管窺項家的財富。

今天,在石步丫,大大小小的項氏墳墓有幾十座。項仁德右側林中,則是其孫子、項文煥兒子項啟瑞的墳墓。項啟瑞是一位文林郎(清代七品散官),石雕雖同樣精緻,但規格、建制卻小得多。看得出,祖孫三代的墳墓,有著明顯的等級差別。

族譜被毀 項氏留下諸多謎團

今天的石步丫,主要由老院子、三家田、花院子三個寨子組成,仍有近 100 多戶人家,500 多人生活在這裡。寨子中,不乏上百年的老房。

記者尋訪了一些老人,對祖輩家業史,他們只是 " 口口相傳 ",並無文字記載。項江偉是一名 80 年代的初中生,在那個時候算得上 " 有文化 ",對項氏家族演變史瞭解得較多,但是,這個家族卻沒有留下族譜。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據項氏後人稱,1922 年,此地曾遭殘兵燒搶。" 後因石步丫人項錦榮在鎮南街上把桐梓園(另一民團)申習凡殺死,與桐梓園結下樑子,桐梓園將石步丫老院子和三家田再次全部燒燬,族譜也毀於大火,因此項式家族的演變成了一個謎。" 鄒利華說。

據鄒利華介紹,他曾查閱了務川的相關文獻,但對項氏家族的記載少之又少。項氏究竟為何落戶石步丫?其祖上是否真為平西王吳三桂舊部?項文煥為何不肯做官,是捨不得家業還是諱於自己是吳三桂舊部後人的身份擔心受到清算?

遵義務川深山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後人?

" 這個地方有太多謎,尚待破解。" 鄒利華說。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