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收藏: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平西王”吳三桂的悲喜人生

歷史上,明末清初的吳梅村一句“慟哭三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似乎為這段歷史和其主人公之一吳三桂的抉擇動因定下了永恆的基調。事實是否真如此?在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委員、長期致力於清史研究的著名專家李治亭眼裡,吳三桂絕不是一個臉譜化人物,歷史也絕非因紅顏而改變那麼簡單。

  “少年懸印”

歷史收藏: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平西王”吳三桂的悲喜人生

  無論對於東西方歷史,1644年都可謂決定命運走向的一年。在英格蘭,克倫威爾指揮的英國國會軍在7月2日於馬斯頓荒原一舉擊潰王軍,這次轉折性的勝利導致5年後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查理一世走上了斷頭臺。萬里之遙的中國,史書上這一年紀年有崇禎十七年、永昌元年、順治元年,此外還有一個地方政權大西朝大順元年。《明史》記載,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7天后,李自成就率領百萬大軍出西安,渡黃河,分兵兩路長驅北京。此時關外滿清數十年的襲掠已經讓明王朝北部邊防搖搖欲墜,而1641年明朝又遭遇“三百年來未有之饑荒,父子相食”的境況。1644年一年之內,紫禁城的龍椅上坐過三個皇帝,直接促成這一歷史的人物,正是吳三桂。

歷史收藏: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平西王”吳三桂的悲喜人生

  吳三桂能夠成為影響歷史的人物,不得不追溯他的發跡史。其父吳襄為明將,而吳三桂在十六七歲時就應試武功並中得武舉,《庭聞錄》裡說他“自少為邊將”。他的教生陳邦選也說他“少年懸印”。史書說吳三桂勤於讀書習武,“終日無惰容”。他年少讀《漢書》,被“仕宦當作執金吾,取妻當得陰麗華”這兩句話深深打動。不過李治亭認為,吳三桂能夠迅速升遷,乃由於他家與關東豪族祖大壽一家有親戚關係。

歷史收藏: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平西王”吳三桂的悲喜人生

  吳三桂的家庭背景和非凡天資,終於讓他在崇禎五年(1632年)20歲就榮升為遊擊將軍。雖然明清正史從無記載,但是《庭聞錄》、《吳三桂記略》和《平吳錄》都曾記載吳三桂“少年救父”的“忠孝”事蹟,說吳三桂在數萬清軍的圍困中,率數十家騎出城成功救父並受傷。李治亭說,如果這一歷史屬實,那應該是在崇禎三年,皇太極第一次率領大軍繞道蒙古入關,祖大壽應朝廷之命支援,在建昌(今天遼寧凌源)與皇太極部相遇。當時吳三桂父親吳襄率騎兵偵察被清軍圍困,吳三桂此舉可以說無愧“忠孝”二字。

歷史收藏: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平西王”吳三桂的悲喜人生

  自努爾哈赤起兵反明、高迎祥、李自成起兵舉義後,明朝的精兵良將已經在長期戰爭中喪失殆盡,最優秀的軍事人才在崇禎皇帝的猜忌和文臣黨爭中也逐一凋零。然而吳三桂卻是一個例外。崇禎四年(1631年),吳襄在皇太極於8月發動的大淩河之役中,在增援大淩河戰鬥中因逃跑而導致全軍潰敗,遂被削職,但吳三桂仍然被朝廷留在軍中供職。《明清史料》記載,崇禎十二年,吳三桂在27歲時被任命為寧遠團練總兵,至此效力朝廷更倍於前。在次年五月與清兵在杏山的遭遇戰中,吳三桂一得到警報,立即出動3000人馬“長驅直過杏山”,“與賊血戰”。最後他奏報戰鬥“大獲全勝”。

削藩和叛清:反覆無常的悲劇

  後來的乾隆皇帝對吳三桂極力要求入緬甸消滅永曆皇帝的目的評價說,吳三桂堅決要求消滅永曆皇帝,無論是招降緬甸、攻擊李定國還是招降白文選,都是出自他的策劃。但是他的策劃哪裡是為我們國家考慮!……“彼之為宣力,皆所以自為也!”

  “三藩之亂”平定後,有人在雲南楚雄題詩詠談,所謂“擒人即是人擒路”。在吳三桂等三藩日益坐大時,康熙皇帝卻開始削藩。這從根本上傷害了為清朝賣命一生的吳三桂及其勢力的利益。對於削藩的方式,年輕的康熙皇帝堅持認為:“吳、尚等蓄彼兇謀已久,今若不早除之,使其養癰成患,何以善後?況其勢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制之可也。”

歷史收藏: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平西王”吳三桂的悲喜人生

  李治亭認為,康熙將尚可喜當作兇謀毫無根據,實際上,尚可喜至死未背叛清朝,而康熙懷疑吳三桂早有異心也缺乏根據。吳三桂雖然看重自身利益,但反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滿族統治者對於擁有實力的漢族異姓王有畏懼心理,並由於康熙撤藩措施不當而直接導致。《平滇始末》記載,吳三桂侄子和女婿對康熙撤藩的直接反應是,如果順從朝廷撤藩的命令,“就遷於遼東,他日朝廷吹毛求疵,我們只能引頸受戮!不如舉兵,父子可保全!”可見吳三桂再次反叛清朝,並非完全是野心使然,更多乃是對康熙撤藩政策和手段的絕望。

  1681年吳三桂叛軍被全部肅清後,吳三桂的子孫後代最終被徹底殺光。在戰爭中,康熙為了分化瓦解吳三桂盟軍,曾經多次以詔書形式明確表示赦免一切歸順的前吳三桂部下和盟友。但在吳三桂實力被徹底消滅後,這些人中的骨幹又被康熙羅織各種罪名清除。在李治亭的採訪調查中,今天吳三桂部下的後裔仍然說:祖上早已傳話,當年凡是副將以上的將領都被殺頭。這與清史的官方記載完全吻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