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眼鏡、耳機等可穿戴設備越來越受歡迎。根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1.722億臺。

在國內市場,根據IDC的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1950萬臺。到了第二季度又快速實現增長,出貨量為2307萬臺,同比增長 34.3%。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而且,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可穿戴設備已完全由小米、華為、蘋果等手機終端廠商所主導。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看市場份額,小米第一華為第二蘋果第三

近日,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DC公佈了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報告》,據 IDC 統計,中國今年第二季度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2307 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4.3%。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其中,小米以 528 萬臺出貨排行第一,華為 506 萬出貨緊隨其後,蘋果佔據第三齣貨317萬臺,三者的市場佔有率分別是22.9%、22% 和 13.8%。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其中,不支持第三方 APP 的基礎穿戴出貨量 1846 萬臺,同比增長 31.9%,智能穿戴設備出貨 461 萬臺,同比增長 45%。

看潛力產品,耳機設備成為增長髮力點

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中,耳機設備的出貨量為745萬臺,同比增長113%,佔比達到32%,創歷史新高。

隨著前三大廠商小米、華為和蘋果,在可穿戴市場上的競爭逐漸白熱化,耳機設備的出貨在互相角逐中顯得越發重要。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IDC中國研究經理潘雪菲認為:“耳機市場的發展是在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下的消費升級,未來耳機產品將通過在交互方式和功能方面的逐步升級,有可能發展成為更加獨立的新興智能設備,尤其在智能助手、傳感及通訊方面將具有更大升級空間。”

IDC指出,中國耳機市場未來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發展趨勢:1、真無線耳機快速發展;2、 功能逐漸豐富,應用場景逐漸拓展;3、語音和感應逐漸成為耳機的重要交互方式。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看份額變化,華為近一步逼近小米

根據IDC的數據,2019年第二季度裡,華為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達到了506萬臺,相比2018年第二季度的175萬臺,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89%之多,市場份額也從10.2%漲到了22%,距離第一名的小米僅有0.9%的差距。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我們再看小米和華為在第一季度的表現,IDC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小米出貨量427萬臺,市場份額為21.9%;華為出貨360萬臺,市場份額為18.5%。通過對比IDC的第一、第二季度的數據,華為的增速更為明顯。

智能穿戴產品領域:小米第一華為第二,小米還能領先多久?


瞭解華為的朋友們可能知道,華為這家公司有一個特質讓人幾乎無解,那就是它一旦認定了某個領域是重要航道,就瘋狂砸資源進場,各種自研技術仿若開掛,體量高速增長,不做到第一不罷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