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武汉经济按下“加速键”增长预期不必太悲观

<article>

(抗击新冠肺炎)专访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武汉经济按下“加速键” 增长预期不必太悲观

中新社北京4月8日电 (夏宾)76天后,武汉迎来重启:因为“解封”,无论是交通运输还是工厂生产,人员进出还是物品流动,都将换一番崭新面貌。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8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武汉经济之前只是按下暂停键,“解封”后是要按下“加速键”。

2019年,武汉GDP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八,相比上年提升一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如果没有疫情,是瞄着排在第七的成都,可能要超越的,现在的情况,最差应该是只是退到第九。”叶青如是说。

在内陆、不靠海的武汉为何有如此底气?在叶青看来,武汉的多个优势,使得其在中国经济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是区位优势,武汉是中国的交通“金十字”,位于长江和京广线两大动脉交汇处,其他城市不可代替。

二是科教优势,武汉在大学的数量、质量,以及科研机构方面,都具备相当实力。

三是产业优势,武汉产业发展有历史底蕴,也紧跟国家战略,当前武汉的汽车制造业、光电子产业处于龙头地位,芯片、医药健康行业也蓬勃发展。

四是深化改革。武汉改革创新在全国范围是领先的,为武汉发展打下了基础。

此外,叶青认为,从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看,武汉发展同样具备优势。

“解封”后,武汉恢复经济生产的难点在哪?叶青表示,目前武汉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约为98%,服务业复工相对稍弱,但武汉市第一批338家美容美发店从8日起将要陆续营业,这对服务业是个信号,服务业复工进度也会跟上。

他指出,对于工业企业复工的难点在于如何保住订单,而对于服务业复工的挑战则是如何保证服务人员到位和消费者到位。

叶青建议,武汉企业应积极“上云”,将工厂从原来单点作业转型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要素融合作业,实现工厂数字化、产品智能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让武汉的传统制造业告别过去单打独斗拿订单的时代,通过“上云”降低成本,步入创新时代。

谈及经济增长预期,叶青称,不必太悲观。他透露,从统计经验来看,一年中的不同季度GDP占比不同,一季度约占20%,二季度为25%,三季度和四季度合计达55%。且今年1月份的前20天,中国经济活动正常,年前消费火爆,而从二三月份开始,全国其他地方复工复产走在武汉前面,武汉也有企业在3月9日复工,比如一些汽车厂。

“尽管‘封城’了76天,但是中国的经济活动和武汉的经济活动并不是彻彻底底地歇了76天。”叶青认为,只要不把时间拖得太长,不管是全国还是武汉,对经济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后面有时间追赶,不会太悲观。”(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