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曹操學做事

三國中將曹操說成了奸雄,我不苟同,他的很多做法也是令人稱讚的:

1、能屈能伸,不逞一時之能。

跟曹操學做事

只為王不稱帝,不在乎一時之名。

眾所周知,曹操與漢獻帝在儀式上已經沒什麼兩樣,就差一個"皇帝“的名號。

當然,曹操也不會稱帝,因為他太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

當時的皇帝只是曹操的“牽線木偶”,而各種實際的好處曹操可是一樣都不落下。

比如上下安插自己的人,把曹家的女兒嫁給皇帝,用皇帝的命令把其他諸侯趕走,擴大自己的領地。

要知道,“槍打出頭鳥”,多少仁人義士被暗地裡的手段,一輩子有委屈難伸張。

曹操這輩子沒稱帝,說了那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

他真正實現了,做人低調隱忍,擺正位置,有了大出息。

2、能屈能伸,善於適應。

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打得無比英勇。

赤壁之戰,曹操輸了也一笑置之。

被劉備打漢中時,也輕鬆地走了。

還有滎陽之戰,勇敢打董卓,輸了還罵了個爽。

由此可見,曹操是一個能屈能伸,善於適應,掌握好進退妥協的尺度之人。

3、才華橫溢,敢想敢幹成就霸業。

曹操的文學造詣非常深,劉備和孫權與他相比只能是莽夫。

曹操精通詩賦歌詞,是建安風骨的文壇領袖。

《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另外曹操還精通音樂和圍棋之術,堪稱才華橫溢。

4、好色卻重情的曹操。


跟曹操學做事


曹操好色,人盡皆知,想娶哪個就娶哪個,想睡別人的寡婦就睡別人的寡婦。

其實,他還是一個非常重情的人。

結髮夫妻丁夫人棄他而去,他念念不忘;

卞夫人出身歌姬,曹操卻不計前嫌,與她相濡以沫,並封其為王后。

出宛城偶遇張繡的嬸孃鄒氏,曹操為戰亂給女人造成的傷害而落淚。

尹夫人和杜夫人都曾是他人之妻,被曹操納為側室後,曹操不僅對二人寵愛有加,還將他們的孩子視如己出,撫養成人。

曹操乾的最讓人佩服的事情,就是將蔡文姬從匈奴人那裡重金贖出。

可以說曹操對女人的重情,比視女人為衣服的劉備強百倍。

5、成竹在胸,永不言敗。兵不厭詐,巧用手段。

跟曹操學做事

曹操打仗打得好,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戰爭之中,能夠巧用計謀,突破常規,出其不意。

為了打勝仗,遵循“兵不厭詐”這一條,是無可厚非的。

因為世人皆稱曹操為“奸雄”,因此曹操在打仗中所用的計謀,皆貼上了“奸詐”的標籤,而忽略了戰爭本身的計謀。

但是,看漢末那一段歷史,你會發現,比曹操壞的人大有人在。

只不過曹操的“奸”太出名,以致於他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被世人帶有色眼鏡過濾了。

6、做事徹底,不留後患。

曹操還有一個被世人詬病的地方,在於隨意殺人,理由卻荒唐可笑。

這也證實了曹操的“狠”和“絕”。

他做事徹底,“寧可我負天下人,毋用天下人負我”絕不是浪得虛名的。

7、笑對逆境,永不言敗。

曹操,除了是一代奸雄,也是一代梟雄,他身上那種“面對逆境,永不言敗”的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曹孟德在赤壁之戰中,2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曹操僅帶著數十騎狼狽逃跑。

在敗逃途中,曹操居然狂笑三次,笑劉備無能,居然不在此最佳地勢設伏?

身處絕境竟還能笑出聲來,絕非常人所能為之。

曹操也許只有一個意念: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我曹阿瞞人還在,回到青冀兩州,再招兵買馬,圖謀發展,何愁不能東山再起?

正因為有這個信念的支撐,所以他才會在敗途中發出朗朗笑聲。

我並不是特意偏袒曹操,美化曹操。

我只是認為《三國演義》把劉備寫得過於仁義了,把曹操寫得過於奸詐。

其實生於亂世,誰又是絕對乾乾淨淨的呢?

所謂的仁義,也有虛偽的一面;所謂的奸詐,也有真情的一面。

漢末亂世,諸侯紛紛割據一方。

無一人思民間之苦,無一人想興復漢室。

唯有曹操在亂世之中救百姓於水火,救漢獻帝於危難。

你們認為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歡迎留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