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10万人的故事

最近一期的奇葩说播出后,李诞出彩式的救猫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而桌子旁的罗胖得到了网友的声讨。

在网上我看了李诞的那个片段,确实另辟蹊径,佩服诞总的佛系态度。事后想了想,我只是佩服诞总的机智,对于艺术、猫、蒙娜丽莎根本没关心。诞总成功的引起来了我的注意。

我没看罗胖说什么,但是想也能想到大概。毕竟一路看罗辑思维过来,我就是当初的10万人之一。

接触到罗辑思维,大概是在13年,那时的自己一门心思的想改变自己。挖空心思的在网上取经,无意中看到罗辑思维,觉得挺有意思的,然后就一直把所有更新的全部追了一遍,挺有趣。然后就每个星期追着更新,一直追到17年,后来就关注的少了。事后我也问自己为什么?

刚开始,罗辑思维抛出的定位是服务10万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往上走,如果看不顺眼,出门左转,不送。记得最清楚的理论就是u盘理论,十六个字大方针: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我能记得另一个其他十六字方针就是我党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罗辑思维陪伴我走过5年,看过了每一期节目,买了会员,收到了徽章,也收到过小礼品。我想开始的大多数会员和我一样的心态:大家想改变自己,做好自己,做一个u盘化的人生,既能养活自己,又可以不断格式化自己,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铜豌豆。对于10万大众,乃至10亿大众这样的人生挺好,挺知足。

罗振宇,10万人的故事

写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了刘邦酒后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答:10万。刘邦反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答:多多益善。刘邦不悦,韩信又答:大王带兵10万,带将多多。10万人的罗胖,百万人的贾跃亭,千万人的王健林,亿万人的马云。有点段子,有点现实。

后来罗辑思维17年改版,40分钟的视频改成了8分钟的语音。疏通筋骨变隔靴搔痒,从服务质量上下降了一大截。占领市场,加价减量。接着得到app,卖书籍,卖课程,跨年年会。罗胖变成了内存1000g的电脑,u盘罗胖不见了。有意思的是罗胖点名的企业都过的不好,暴风下架,乐视潜逃,黄太极被购,锤子欠债。所以不管罗胖说什么,不说什么,都可能不是出自本意,上了豪华战车,轰隆隆,除了偶尔能按下喇叭,剩下的能做的不多。希望罗胖好好的,最好能上市,到时候看看我的徽章能值多少钱。

多说下,李诞有李诞的人设:自己天天努力,然后劝大家舒服的呆着。网友都觉得和李诞聊天舒服。罗胖站在道德角度说点难受的,网友就不舒服了。咋这么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