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虽然国内疫情缓和了,但是很多城市的学校都没能正式开学。很多孩子因为停课的关系,失去了平时习惯的社交圈,没法见朋友,每天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家里。如果是独生子女,情况更甚糟糕,最好的朋友可能变成了”手机“、”游戏机“和”电视“。

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在这段期间,因为闭关在家,可能很多孩子在家里都宅出了情绪。

之前我们也出过一篇文章,讲述 ,除了该文讲到的具体情商培训方法之外,今天想聊的是,睡眠质量对孩子的情绪也有很重大的影响



一、睡眠时间与心理健康、大脑发育的密切关系

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儿童的睡眠时间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抑郁、焦虑)、冲动行为和认知能力。研究团队招募了11000名儿童参加本次实验,并试图研究儿童睡眠时间和大脑结构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

● 较短的睡眠时间与抑郁、焦虑、冲动和较弱的认知能力相关;

● 而一年后,短暂的睡眠时间和抑郁的关系仍然相关;

● 研究人员使用大数据也发现,较短的睡眠时间与大脑几个部位较小的体积也有相关性。


6-12岁的儿童,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一般为9-12小时。

但是儿童随着学业的加剧紧张,以及大量的需学习和工作时间,以及更多的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睡眠障碍在世界各地的儿童群体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二、睡眠少的孩子表现更差

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本次的研究也发现,与睡眠时间处于9-12小时的儿童相比,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儿童行为问题平均分比前者高53%,而认知总评分的平均分则低了7.8%。

这个结果表示了,充足的睡眠对儿童心理健康和认知都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学习更有效率、情绪更稳定、心理更健康,记得保证6-12岁的孩子每天至少有9-12小时睡眠时间——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

【1】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家长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规律的作息环境,规划好每日吃饭、玩耍及休息的时间,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个节奏,晚上可以按时进入睡眠状态,还能培养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2】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和氛围,例如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孩子准备质量柔软舒适的枕头被子;关灯后,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进入睡眠氛围里,而不是边哄孩子睡觉,边玩手机。

如果可以,家庭成员都尽可能地配合孩子的睡眠时间,在孩子要睡觉的时候,大家都熄灯各自回房,尽量不发出噪音或者可能会干扰孩子睡觉的动作。


【3】睡前的情绪稳定

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睡前如果大脑一直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会造成难以入眠或一直处于浅睡眠状态。

所以家长在孩子睡前尽量让他们的大脑处于放松平静的状态,可以进行一些睡前安抚的活动,例如给孩子洗个舒服的温水澡、讲睡前故事(睡前讲故事,是最能够让孩子放松的活动)、听一些舒缓/优美的轻音乐等等。

切记睡前1小时,不要让孩子进行过于刺激兴奋的活动,例如嬉笑打闹、听恐怖故事或者安排孩子完成难度大,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功课。


【4】适当饮食和运动

孩子学习没效率?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睡不够

过饱过饥都会影响睡眠质量,所以健康规律的饮食能够帮助孩子拥有更好的睡眠状态。

对于精力充沛的孩子,家长在白天的时候可以带他们适当玩一些能够消耗体力的活动,例如跳绳、踩单车、游泳等等。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给我们带来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身体。如果你或孩子正被睡眠问题困扰,有必要时还需及时就医。

但无论何种方法,我们都应该遵循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失眠给我们埋下健康的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