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的表現是什麼?該如何進行改善?

孩子口吃的表現是什麼?該如何進行改善?


口吃是一種言語流暢性障礙。世界衛生組織把口吃定義為:“一種言語節律障礙, 在說話過程中, 個體確切地知道他希望說什麼, 但有時由於不隨意的發音重複, 延長或停頓, 而在表達思想時產生困難。“


口吃的表現形式很多樣,醫學上通常把它分為三大類:


首字難髮型:這種類型的口吃表現為說話時經常連續重複某個字音。比如:你、你……你幹什麼?


語詞重複型:這種類型的口吃表現為反覆說一句轉接口語詞但是不連貫的話。比如:這個——這個——。


語句中斷型:這種類型的口吃表現為經常把某個字音拖長。比如:老——師,學——校。


而96%的口吃表現為首字難發。多數孩子初期僅有言語症狀,部分嚴重患者可有唇、下頜、頸部肌肉痙攣、舌肌震顫、跺腳、眨眼、轉頭等因生理緊張而產生的各種伴隨動作。


此時,父母的態度、社交受挫、精神壓力等因素可促使口吃不斷加重及伴隨動作增多。


為什麼孩子會口吃呢?詳情原因點此回顧。


/ 口吃評估表 /

快速鑑別區

1.是否有家族性口吃的傾向?

2.孩子在許多字句開始或中間的部分會不斷地重複或延長?

3.當孩子重複同一個語音時,通常都在3次以上?

4.孩子會把某一個字音延長至少兩秒鐘?

5.每當孩子重複或者延長字音時,他的面部表情或者肢體動作都顯得誇張或激動?

6.旁人可以聽得到孩子在重複字音時,喉嚨中發出的緊張尖銳的聲音?

7.當試著與人交談溝通的時候,孩子會顯得非常窘迫?

孩子口吃的表現是什麼?該如何進行改善?

如果孩子的情況滿足以上的幾個指標,那就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做個診斷,最好配合專業語言治療師的指導來幫忙,會更事半功倍。


或者,可以試試下面的辦法:


01不要打斷孩子說話

當孩子半天說不清楚自己想表達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孩子,讓孩子感覺到“不管我說的多慢,他們都願意聽我說出來”,不要輕易剝奪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


02讓其他小朋友不要太熱情幫忙

可以和幼兒園老師溝通一下,希望他能夠幫忙和其他小朋友商量好,在孩子說話支支吾吾的時候,不要太過熱情的去幫助或打斷,等待孩子自己慢慢說出來。


03孩子說錯了,不需要著急修正

當孩子因為著急把一句話說的邏輯不通時,不要急於去修正他,可以在自己說話時用更簡單的語句來表達,引導孩子同樣用更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減輕孩子表達的壓力。


04孩子說了一句完整的話之後,要給予正面強化

當孩子支支吾吾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後,我們要幫他整理出來,反饋給他。”比如孩子說:“我……我……喜歡……貓……貓咪。”這時候你可以反饋:“哦,我喜歡貓咪,再說一句試試?”鼓勵孩子再說一遍,如果還是結巴,你可以告訴他:“沒事,不著急,你再慢慢試試。”


當孩子某一次流暢說出“我喜歡貓咪”的時候,要及時告訴他,你說得很好。


05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要讓孩子知道,一下子說不好話是很正常的,他沒有做錯什麼,我們可以陪伴他慢慢走過這個階段。

孩子口吃的表現是什麼?該如何進行改善?

總之,當寶寶在發育階段出現說話口吃的情況時,爸爸媽媽不必過於焦慮。


同時,爸爸媽媽更要注意不要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寶寶。無視寶寶的結巴,慢慢地引導和教會寶寶平靜地、正確地表達更加重要。


文章參考來源於
[1]兒童口吃的原因及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