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最近一位媽媽找我來跟我說了他女兒在幼兒園被欺負的事情。

那天剛把孩子送到培訓班裡,還沒等出門,就聽到有人再吵,接著就看到一個男孩朝女兒跑過去,把他女兒推倒,用腳替她的頭。當媽媽的看到之後非常吃驚,來不及猶豫,他就抓著孩子的手直接打了回去,並且教育孩子“被欺負就要打回去!”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結果小男孩的父親看到之後也怒了,衝過去就說:小孩子打鬧很正常,你個當大人的怎麼還這麼不懂事啊,跟著瞎摻和。嚇到孩子怎麼辦。

對於這件事,我覺得這位爸爸就是典型的寬於待己,嚴於律人,當你孩子踢別人家孩子頭的時候,你怎麼沒想到人家孩子會被嚇到?

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先不說家長應該怎麼辦,先來說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小朋友欺負人的情況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極大多數家長都不知道,其實霸凌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我一個同學曾經和我說,自己在幼兒園就是扛把子,對幼兒園的小朋友說“你們不和我玩,我就不給你們蘋果吃!”於是,她成了“山大王”,大家都聽她的,誰不聽話,就不和他玩。

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就懂得呼籲周圍的力量孤立和排擠其他同學?

採訪了n多曾經身為霸凌者的朋友、同學,我試圖總結出一個結論:

幼兒3歲的大腦已經足夠智慧,運用群體的力量維護自身利益,爭取權利、彰顯地位。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李玫瑾教授:面對欺負霸凌,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不能縱容

著名的育兒學家,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孫女就曾在幼兒園被同班男孩欺負,因為男女力量懸殊,自己孫女被同班男同學抱起來又摔下去,磕到了頭。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於是她教會自己孫女,女孩要掌握的防身術——當被力量懸殊的人欺負時,拽對方的耳朵,兩邊一拽,他一疼,就鬆開了。

就對校園暴力和霸凌事件,李玫瑾在專題演講裡向廣大家長呼籲:面對校園暴力不縱容,打回去!

我們要做的是,教會孩子變得勇敢,不敢被人欺負。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但是很多孩子性格比較膽小懦弱,作為家長,我們除了擔心和保護他之外,還應該做些什麼?

1、大膽說不

告訴欺負者“你這樣的行為,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行為”,不要容忍順從。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你們打我是不對的”,“搶我的東西也是不對的”

堅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慌張,施暴者很多內心很“慫”,你足夠堅強,他們會產生動搖,“這個人並不好惹”,不再來打擾你。

2、及時求助

做家長最忌諱的就是告訴孩子:為什麼別人都沒被欺負就你被欺負了?

孩子年齡小,保護不了自己,我們就要讓孩子們學會求助,跟家長、跟老師、跟周圍的人。告訴孩子“幼兒園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和爸媽說清楚。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我兒子2歲半的時候,也是比較膽怯,不懂得保護自己,比如去兒童樂園玩,他正在往上走,然後有別的小朋友跟在他後面也往上,他就不敢繼續,就讓人家走。大家都排著隊玩,到他了,他就不敢了就讓他後面的都走了他才走。還有就是比如別人推他,他不知道躲開或者反抗,這就是不懂的表達。

後來買的這套《愛上語言表達系列》繪本,陪他讀了一陣子以後,發現他說話沒有以前那樣靦腆聲音還小,結結巴巴,知道積極表達自己。現在在幼兒園表現的非常好。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這套繪本共有8本,分別是《大方說話,不做小蚊子》、《清楚說話,不做小結巴》、《勇敢說話,不做膽小鬼》、《好好說話,不要唱反調》、《積極說話,不做悶葫蘆》、《果斷說話,不做馬後炮》、《輕聲說話,不做大喇叭》、《得體說話,不做窩裡橫》,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而這套書經典手繪大圖,鮮豔的色彩搭配,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把需要表達的內容體現的很完整,即使小孩子認字不全,看圖也能理解故事內容。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還有免費同步暢聽的功能,都有配套的音頻,這也解決了上班族的爸爸媽媽下班以後,身心疲憊,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煩惱~

8冊語言表達繪本不過就是58塊錢,平均下來一冊不到8塊錢,能教會孩子遇到事情或問題,學會主動表達自己,改變自己原來膽小靦腆的說話方式,清楚地和父母交流內心的煩惱,爸爸媽媽們不妨一試!

女兒被欺負,媽媽打回去惹怒對方爸爸,小孩打架家長不應該這樣做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查看就可以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