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名園易得,古樹難求”

古樹名木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產,

是大自然留給我們活的文物,

​也是民族文化、歷史的見證,

對研究本地區的歷史、文化、氣候、自然條件等

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

經過普查和省級檢查驗收,

目前,福鼎市共確定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共1567株,

按保護等級分:一級67株、二級162株、三級1338株,

遍佈於全市各街道、鄉鎮、村落,資源豐富。

古樹名木亦是歷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組成部分

列入名村保護規劃之中,不得肆意破壞。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日前,福鼎市檢察院“古祠古厝古文化·歷史文化名村公益行”檢察監督活動第三站,深入寧德市首批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硤門鄉石蘭村,在出身石蘭村並致力於古村古樹保護的“中國好人”、省勞動模範鄧昌朝及村委的帶領下,檢察官們查看明代御倭古城堡、宮祠寺庵、古池石橋等人文景觀,重點了解“夫妻榕”“榕抱樟”“瞭望樟”等罕見奇樹組成的古樹群保護現狀。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早在鄧氏祖先定居石蘭前,這棵‘榕抱樟’就紮根於此,距今1500餘年,曾入選《中國樹木奇觀》全國500樹王第39號位,被視為‘風水樹’‘神樹’,每年3月3日集會,都有繞樹祈福,可惜的是,不少人為祈福做功德,在樹幹上和樹洞內點香燭,並隨意丟棄垃圾,我們看著很著急,擔心樹遭破壞。”駐足樹前,村委成員向檢察官們訴說了對這棵一級保護古樹的擔擾。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通過現場查看,檢察官們發現,“榕抱樟”“瞭望樟”雖掛上一級古樹保護牌,卻沒有像“夫妻榕”設置石圍防護,不少樹根裸露於地表,容易遭人為踐踏破壞,樹洞及樹身裂隙較寬,內中還遺留不少香籤蠟燭。“這棵樹怎麼被剝落掉這麼大塊的樹皮”,對“榕抱樟“仔細觀察後檢察官問道。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古樹樹幹和樹枝杈間的苔蘚層上,生長有其他品種的植物,其中不乏珍貴藥材,前幾年,一些人為挖藥材硬是剝下上百斤的苔蘚層。”鄧昌朝感慨地說道,“石蘭村古樹名木資源比較豐富,一級古樹就有四棵,三級兩棵,形成難得一見的古樹群落,雖然都掛上保護標識牌,但由於缺乏必要的保護設施,加上日常巡視力度不夠、保護意識不強等原因,不少樹根、樹幹被私人掏挖、折損取走後做成根雕等工藝品出售,非常可惜。”


“古樹不僅具有生態涵養的價值,

更是歷史載體,

與古建築等人居環境

共同構成歷史文化名村整體,是重點保護對象


【鼎檢視點:歷史文化名村公益檢察專輯】守古樹名木,護美麗鄉村——福鼎市硤門鄉石蘭村


根據《福建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中有關古樹名木養護責任的要求,村委會要落實管護責任,及時發現和制止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同時,檢察官們承諾,“下一步,我們會與林業等部門溝通,適時運用檢察公益訴訟職能,爭取推動完善管護機制,保護好石蘭的古樹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